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四十五章(二更)

第四十五章(二更)

再回头看十六世纪传入大明的美洲高产作物"三兄弟",它们在明朝的境遇各有不同。总结-下,三者之中以番薯种植最多,玉米次之,土豆最末。

即便是种的最多的番薯,也限于闽粤之地。万历末年的《泉州府志》记载“贫者赖以充饥”。至于其他地区,如江苏有徐光启在万历晚年引种,但效果并不好。

其余地方或有零星记录,都是当做新奇食物瞧个热闹。北方就更少了,因为当时没能解决番薯种植的越冬问题。

番薯有大优点,耐旱、耐涝、抗病虫害,但是它喜温怕冷。当小冰期来临,北方想种植番薯着重解决此困难。

这个问题难解决吗?

我相信中华民族的种田本事,事实证明如此。

乾隆十一年前后,山东德州的农民解决了番薯越冬难题,让北方得以大面积种植番薯。这时距离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之死,过去了一百零二年,尚未跳出小冰河期的冷期气候,也没有出现跨时代的科学技术飞跃。

换言之,假如明朝早些重视番著,百分之九十九是能解决越冬问题。当天灾来临时,多了一份保命的口粮。

遗憾是番薯、玉米、土豆,三者在明朝传入中国,可它们被大面积推广种植都要等清朝年间。

外来农作物的本地化推广,固然客观上受到自然条件与技术水平的束缚,但先要问一问主观上足够努力去克服困难了吗?

明朝没做到。

番薯在闽粤种植后,不是没人看到它的高产优点。

万历年间,何乔远写的《闽

书》,卷一百五十赞美"番著"。

说它"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等等。

他也曾参政,首创了宗室入仕之法,试解决明朝后期严重的宗室问题。

明后期宗室数量庞大。其中或是兼并土地肥得流油,或因无法科举做官又不得经商的祖训而凄惨度日。

何乔远敢于触碰这种肩疾,他的下场却是得罪肃王之子,只因奏牍不恭之罪就被贬去了广西。

万历年间已经进入明朝灾荒期,对于一位在朝廷有名有姓官员写的高产作物文章,当时又引起了多少重视?

答案是没多少。

无独有偶,错失的机会不只一次。

引进番薯的途径之一,是福建商人陈振龙与陈经纶父子从吕宋得到番薯藤带回大明。上书福建巡司金学曾,请其在省内推广试种。

陈经纶在种植甘著时,又发现了一种灭蝗虫的方法。

他发现鹭鸟会吃蝗虫,但不易人工饲养,就用家养的鸭子来代替,这就有了养鸭除蝗。写成了《治蝗笔记》,详细记录甘薯田养鸭治虫。

明廷有重视过吗?鸭子治理蝗灾需要慢功夫。崇祯年间蝗灾肆意,倘若提前布局又会如何?

又一次,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才发挥其功效。

陈家后人陈九振在芜湖做官,将祖辈传下来的养鸭蝗术推广出去,后来在清朝书籍中常见此法。

比如《治蝗全法》就收录此术,且记载使用效果。"咸丰七年四月,无锡军嶂山,山上之辅,亦一鸭七八百捕,顷刻即尽。”

回望大明,高产作物、灭蝗方法都送到了眼前,为什么硬生生错过?!

或许,有一件事能给出我们答案。

万历年间发生过一起水稻事件。

徐贞明上书皇帝,希望在北方试种水稻,他有了让水稻在北方增大产量的方法。

这样做好处多多。能减少漕运送粮的途中损耗,更能增加北方百姓的粮食收入。

我们知道万历年间已在十七世纪全球小冰期危机之始。粮食多多的,听起来该是被采纳的良策且立刻执行。

事实确实却极为荒唐

,部分北地大臣围而攻之,极力反对北方水稻种植。因为一旦成功,北方就要分担原本部分南方的运粮任务,其赋税额度必增高。

不改变,是对当下既得利益者最好的选择。

对于大明来说,这种选择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许许多多次当革新之物到来时选择了打压。

万果皆有因,万历朝结束的二十四年后,明亡。

如今再看明之亡,是不是亡于天公不作美的小冰河期,想来各位观众朋友们心中自有答案。

补一句,这种北方种稻方式也为他人做了嫁衣。

清朝,雍正全面推行了前朝徐贞明的方案。十余年后,京津与河北水稻成片。

因此,大明在责问天道公或不公之前,不妨先问究竟有没有尽到人事。

下集见。】

水镜前,一时寂静。

这一句句都是骂到了朱元璋头上,谁叫大明的开国皇帝从前就缺乏这种革新理念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