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52 章 农耕帝国5

第 52 章 农耕帝国5

【华夏四大发明,除了发明于东汉时期的蔡伦造纸术,其他三个都是宋朝时期发明的】

【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期,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了“罗盘”,这也是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后来罗盘传入西方,为麦哲伦、哥伦布等人发现新大陆带来巨大便利。】

【活字印刷术也是北宋时期由毕升发明。】

【火药则是发展出“管状金属□□”,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宋朝还出现了鱼雷,□□等全方位开花的火器。】

赵祯:“快快快,记下记下!大宋原来真这么强大!”

虽然不知道科技是什么,但是这些东西大宋可以找,有思路就可以。

【宋朝因为四面环敌,南宋时期更是偏安一隅,疆域面积远远小于汉唐。】

【但是,这更少的土地却养活了宋朝上亿人口,这其中就离不开宋朝时期已经职业化的农业教育】

【宣和六年,宋朝人口约为1.3亿,这也是世界上首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但其实宋朝时期最大的垦田面积也不过800万顷。】

宋朝的皇帝又尴尬又激动。

激动的是人口多,尴尬的是疆域小、田地也小。

这不相当于直白地说皇帝无能,只能不断后退龟缩一角?

虽然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想到全天下人都在看,百姓可能一边看一边骂帝王无能,那种悲愤的心就更强烈了!

【美国十分注重农业法,相继颁布了《农业调整法》《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等等】

【为了养活过

亿人口,宋朝从上到下都极为注重农业,同样很重视农业法制,制定了一系列的农田水利法规,比如全国性的《河渠令》《农田利害条约》,地方性的法规有《通济堰规》《千仓渠水利科条》等,各种圩堤堰闸都有人负责日常管理。】

赵匡胤眼前一亮:“这个可以学!”

不就是制定法律吗,他也可以!

还有赵光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让他发挥余热去赎罪吧,他擅文,正适合压榨他。

【美国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宋朝统治者在农业上非常开明,鼓励发明创造。

宋朝也是华夏农具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时代。比如水力翻土工具踏犁、切割饲草的铡刀、华夏历史上最早采用畜力牵引的中耕除草工具耧锄、灌溉工具牛转翻车等。】

“好像都是可以用其他的力气取代人力。”嬴政思考着大秦可用的政策,听到这里,从中看出了重点。

“看来宋朝的耕牛也不足。”

再看到天幕放出的各种农具,不管大秦能不能做出来,先把图画下来再说。

.

在宋朝,民间百姓看到天幕上放出的一样样熟悉的农具,开始点评:“这踏犁好用,比曲辕犁还好,用水力可比我的老胳膊老腿轻省。”

“可不是,咱家没牛,自己耕地太费力气,还是踏犁好。”

“耧锄也好用,去找官府借牛,用牛牵引耧锄除草可快了!”

“秧马也好用!”

“秧马是唐朝就有的,不是我大宋发明的!”

“管它呢,天幕都夸了,说明咱大宋不差!”

【宋朝时期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人身更自由了。】

【授田制基本瓦解后,土地私有和雇农制度确定,土地买卖盛行,买卖双方签订契约耕作即可,农师既是负责人,也是契约的见证者,会监督地主和佃户签合同,等收获之后按照契约分成。书面法律保障让佃户能得到基本收入,也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和学习积极性。】

【你们看,这种合同制度像不像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

朱元璋原本对这种合同制度并不喜爱,觉得像商人的做法,容易生出事端。

听到天幕夸这样让农民的人身更自由、更激发农民的生产和学习积极性依然有些不理解。

百姓快要饿死时,能去地主家里做长工就做呗,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非要签合同?

他当年也给地主家做过长工,也没什么合同,不一样天天种地好好活着?

但是一想到那个可恨的地主,就忍不住想起爹娘的死,再想起爹娘死后地主甚至连一块安葬的地都不给他。

朱元璋狠狠一咬牙。

他似乎又懂了。

如果他不是长工,就是那块地的主人,他们勤勤恳恳种地,爹娘真得会饿死吗?他至于去求人吗?

虽然饥荒时百姓饿死无数,但是哪有富户饿死?

富户有地

有粮,还会故意囤积居奇,把粮食囤着高价出售。

就算他没有地,如果是自由身不是长工,也能去挣钱买粮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朱元璋从鼻孔一喷气,心情不高兴,一不高兴,就开始粗声粗气骂儿子:“都给朕好好听!”

儿子们:???

他们有在好好听,又怎么了?

【儒家崇尚“士农工商”,虽然重农抑商,但有些时候对农业依然是鄙视的态度。但是宋朝时期氛围比较重农,这也跟统治者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宋太祖赵匡胤明确提出“农为政本,食乃民天”,带头推广农业知识,强化各种兴农政策,比如他还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开始将植树作为官员考核的方式,禁止民间随意砍伐树木。】

【我们现代也知道植树的重要性,每年都有植树节专门去植树,因为大范围植树,现在毛乌素沙漠已经变回绿洲啦!】

天幕放出毛乌素沙漠种树前后的对比。

60年的时间,从光秃秃的沙漠,到一点一点的绿色星星点点,再到一片一片,最后是一整片的绿色,看起来充满生命的希望。

赵匡胤看得热血沸腾:这是他的政策!果然没错!

李世民眼前一亮:“植树!植树节!”

“朕知道怎么应对长安周边被砍伐过度了!”

大臣们集体不妙,长孙无忌小心试探:“陛下,您不会也想把植树加入官员考核吧?”

天可怜见,贞观朝的许多大臣已经年纪不小,像杜如晦房玄龄眼看着已经一条腿踏进棺材了,哪有力气去植树!

李世民摇摇头,然后笑着说:“让宗室去,还有朕的儿女们,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尽到处惹祸,还不如去种树。”

李世民算盘打得啪啪响。

反正儿女们没成年也不能上朝参政,做不了正事,光学习又坐不住,还不如扔去种树。

而且上行下效,皇室宗亲都去种树了,百姓能不跟着学习?

大臣们集体笑了。

挺好,折腾年轻人去,没事干的年轻人猫憎狗嫌,又不到干正事的年纪,又不愿意好好学习,是需要做点事。

“臣家里的孩子也可以去。”杜如晦立刻申请把自家的儿子孙子全给扔去种树。

房玄龄也道:“老臣家也可!”

尉迟敬德:“我儿孙力气大,武将家的孩儿能种得更多!”

程义贞:“敬德说得没错!”

……

大臣们一个比一个积极,在折腾自家孩子上达到了快乐的大和谐。

【最重要的,就是我提到的农师制度,在美国叫做专家制度。让专业的农业专家、农业科研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农业】

【而宋朝的农师制度同样对农业有很大的助益,我们现代同样有这样的专家下乡指导农业的措施】

【在中央,帝王、官员发布《劝农诏》《劝农文》教导百姓,朝廷将《授时要录

》《齐民要术》《四时纂要》等农书颁布给官吏用于指导农事】

【在地方,

农师负责传授农业技术,

并且监督农民耕作】

地方上,有劝农亭,劝农亭有一面墙壁,叫做粉壁。

粉壁上贴满了各种告示,都是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科普,农人没事就要过来学习。

这一日农人正围成一圈看着,有小吏喊着“让让!”“让让!”“又有新的农书来了!”。

农人连忙让开,看着小吏把告示贴上去。

他贴了告示也没有离开,因为并不是每个农人都识字,需要官吏把告示朗诵一遍告诉每个农人。

“秧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放干田水,仔细辨认,逐一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

这一行行新来的农业技术科普的标题《劝农文》下,写着作者的落款:

朱熹。

除了贴在粉壁上的告示,还有部分劝农文刻在石碑上,叫做劝农碑。

天幕放出其中一块黑色的劝农碑,上面用宋体写着一首简单易懂的小诗:

“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吾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落款:苏轼。

等官吏离开后,劝农亭依然专职人员不厌其烦的跟每个前来求教的人员传授经验。

“县令大人,我家的秧苗有点黄是不是生病了?”

“县令!我家的羊下了崽不产奶怎么办?”

“县令县令,我家的鸡最近下蛋没以前多了是不是被人偷了?”

官员好脾气的挨个解答:“你家水田的肥力如何?”

“有的母羊自己营养都不足哪里来得奶水,给母羊多吃点草料试试。”

“你家的鸡多大年纪了?”

等围在劝农亭的百姓回家吃晚饭了,官员才松了口气,擦擦被围在中间热出来的汗水,这才看到人群外等待自己许久的朋友。

“平仲,你脾气真好。”来探望的友人笑着喊着官员的字。

这位年轻的县令,名叫寇准,字平仲,是新科进士,被分配在巴东当县令。

在未来,他是那个逼着宋真宗上战场打了胜仗的宰相,也是宋真宗想要求和、被他逼官员说“赔钱不能超过十万,不然提头来见”的铁血寇准。

【美国重视农业,可以从几百所农业大学看出来,而宋朝虽然没那么多农业大学,但是有所有朝代最多的农书。】

【宋朝造纸术和印刷术越发发达后,农书的种类越来越多。宋朝以前农书仅有60余种,到宋朝时单种类已经多达105种,农林牧副渔各方面皆有涉猎。】

【宋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是农学家陈旉,他在自己的《陈旉农书》种写道:“士大夫每以耕桑之事为细民之业,孔门所不学”,强调农民应该掌握生产的科学方法,应该向农民普及农学知识。

其次提出了各级官吏要考察农户的生产情况,奖罚有度,这些概念也贯穿了整个宋朝的农业生产,非常

的科学先进。】

“好!”武曌也觉得学到了,她看向上官婉儿,“这样的文才取士,你也可以去倡导一番。”

上官婉儿既然可以倡导诗歌流行,为何不可以倡导农书?

上官婉儿从善如流:“是,陛下,臣这就在报纸上堪称消息,以农会友。”

武曌满意点头:“好!”

【除了陈旉,大宋还有其他文人著作有用的各种农书。比如邓御夫的《农历》、沈括《茶论》、蔡襄《荔枝谱》、秦观《蚕书》、王愈《畜牧篡验方》、王灼《糖霜谱》等等,各方面农书十分普遍】

雷州,已经头发斑白的苏轼夸秦观:“少游,恭喜恭喜哈哈!”

此时的秦观被贬雷州,恩师苏轼特意来探望秦观,正好天幕夸到秦观,而且出人意料,他青史留名的竟然是农书。

秦观哈哈一笑,在老师面前仿佛变回了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

“我不止诗词农书写得好,兵书写得也不错!”

他还写过《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赞扬唐代名将郭子仪\"匹马雄驱\",兵不血刃以解回纥之围的壮举,壮年时期写了一系列用兵的策论。

只是对天下人而言,好像印象中的他一直是个风流才子,一直擅长风花雪月的诗词。

却不知道,秦观的《蚕书》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蚕业养殖技术书籍,在蚕业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不仅记叙从蚕种保护,催青直至结茧的有关蚕体生理和饲养技术等养蚕技术,也记录了对民生多艰的关怀,能看到这位风流才子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

朱元璋越对比越嫌弃:“大明那么多文人举子,怎么都是废物?”

天幕说明清.艳.情小说最普及,就不会写点有用的农书吗?

废物!

朱元璋带着嫌弃和期待的复杂情绪,毫不含糊开始下令:“鼓励民间文人写农书,有用的官府帮忙出版印刷,发布民间。”

农业还是很重要的,哪怕他希望把农民老实的限制在自己的土地上,不代表官府不能派人去传播农学知识。

生产的粮食多一些,能养活的人口多一些,就不会出现更多的杀女婴事件,也就不会让后面男女比例失衡出现社会动乱。

老朱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不光朱元璋,朱棣同样学得飞快。

“好!”

这点太有用了,天幕再多说点!

【除了农业种植农书,还有畜牧养殖业】

【而且美国有兽医院,大宋同样也有】

【朱峭编有《疗马集验方》,里面记录了大宋在兽医药、饲养、驯养等方面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公办兽医院“牧养上下监”和兽医药房“药蜜库”;牲畜的喂养、住宿、使役更加精细。相马、相牛技术不断提高,还有家禽饲养首创人工孵化技术,驯养蜜蜂首创用棘刺死幼后防止蜂群分群技术。】

官立的兽医院牧养上下监里,衣着俭朴的

农人把里面的官吏围得团团转:

“大人救命啊!我家的牛难产!”

“大人救命!我家的羊好像得了瘟疫,

几十只啊!”

“大人我来拿上次拿得药,

我家鸡吃了有点效果,没那么没精打采了……”

“大人我家的蜜蜂……”

“大人!”

“大人!”

一声声大人,叫得兽医听着就头大。

兽医院里,兽医很忙,忙得解答疑问忙得团团转,隔壁的兽医药房药蜜库也忙,忙着配药。

毕竟公立兽医院兽医药房数量都少,供不应求。

.

大秦农人羡慕地看着天幕里的宋人扮演者:“真好,原来后世还有给牛羊马看病的医院,还是官府给发药,真好!”

“咱们什么时候会有?”

“皇帝也看到天幕了吧,说不定就以后会有……”

农人们向往地议论着,六国之人冷不丁问:“大秦有这个技术吗?”

老秦人沉默了。

对啊,后世离他们这么遥远,有这个技术吗?

.

咸阳宫里,嬴政冷不丁又看向他最心爱的太医:“夏无且……”

夏无且:不!臣不可以!真得不会治牛羊马!

夏无且欲哭无泪,有时候君王过于偏爱也是一种压力。

他小心翼翼:“陛下,不如让医家试试?臣跟牛马根本没多少打交道的机会。”

“此言不差,传令医家人试试。”嬴政受到了启发,“原来什么疾病都可以治疗,人可以,牲畜可以,想来植物也可以。”

恰好天幕说到了这里:

【周密编《癸辛杂识》专门教授人们要顺从鱼的天性养鱼,鱼苗出售时要常换水防止缺氧,途中如果要休息要专人摇动;】

【沈括《梦溪笔谈》种记载闽中果农培育小核荔枝的技术;《种艺必用》传授果树种植、移栽、嫁接、施肥和病虫防治的方法。林木种植也也走向成熟。】

嬴政:“病虫防治?”果然,植物生病了也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生病。

这些书如果大秦也有该多好!

“鼓励民间农人,尤其是农家弟子和医家弟子写书著作,若有所成者,朕必有重赏!”

这位对功臣从来很大方的帝王,所说的“必有重赏”十分有吸引力。

【为了方便百姓记忆,农官会特意把农业知识变成方便记忆的农谚。农谚涵盖天文历法、耕作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我们现在听到的许多农谚其实都是起源于宋朝。】

“地久耕则耗”

“木奴禾,无凶年”

“二月劝农,十月劳农”

……

宋人被夸的荣誉感爆棚。

是他们大宋的,都是他们大宋的!

大宋这么厉害,创造发明了这么多东西,是最厉害的!

但是很快,荆咕长长一声叹,

叹得赵匡胤心头一颤:来了!又来了!就不能让他再得意几盏茶吗?!()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陆王心学的陆九渊,程朱理学的朱熹。

诗圣杜甫,词圣苏轼。

风流才子秦观,科学巨人沈括。

文武双全的一代名相寇准,救国救民的将军李纲。

还有太多,太多后世知名的文豪名臣,都曾在农田里挥洒汗水。

他们同样是顶天立地。

他们脚踩农田,耕农植桑,脚下是华夏大地,是苍生黎民;

他们头顶苍天,志存高远,看向的是万里江山,是社稷安稳。

他们带领着亿万百姓庶民,共同守护着大好河山。

可惜……】

听到自己名字的文豪们激动地抬头:

后世留名了,原来后世都记得他们吗?

被不断贬官的苏轼听到自己被叫做“词圣”,眼角的皱纹一下子笑开了花。

“老师,恭喜您也青史留名了。”秦观笑着为苏轼倒了一杯茶。

虽然与想象的不一样,但是这样来自后世的认可,同样很振奋人心。

尤其在不断被贬的时刻,简直比千年人参还提气。

李纲听到天幕夸他救国救民,瞬间老泪纵横。

他没错,原来他真的没错!

老年被贬的寇准想起挟持官家的檀渊之战,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天幕夸他文武双全呢,也没枉费他射死敌军先锋那一箭!

只有沈括在疑惑:

科学巨人是什么意思?他写的农书也是科学吗?他也不止写农书,还是所有的都是科学?

【可惜,哎,大家都懂】

【算了,不提也罢,大宋越繁华,看到结局就越悲伤】

宋朝的皇帝们先是疯狂记人名:这可是后世认可的名臣!都是人才!

尤其是宋真宗宋神宗等知道这些人才的,贬什么贬,赶紧召回!

结果听到天幕这一声叹,集体咯噔了。

【如果我能回到古代,真想当面问一下那些皇帝:

老赵啊,你们都在想什么呢!!!!】

【是不是繁华来得太轻而易举就不知道珍惜!因为自己的怯战不敢打,葬送了亿万宋人几代人的努力,你们晚上睡得着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