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89 章 武术与军事6

第 89 章 武术与军事6

【前面说过,少林寺在明朝时期,会与官方合作,有重要的僧兵参与到保卫边疆、教训士兵。到了清朝,变成了完全相反的监视警惕。】

明朝还设有官职,这让明朝的僧兵是得到官方认可,并且配合官府打倭寇,彼此之间非常信任;

到了清朝时期,合作变成了互相提防。

乾隆年间,河南巡抚徐绩曾经请少林武僧前往军营教习枪法,随后便遭到了乾隆帝的严厉训斥:“僧人既然已经出家,就应该恪守清规戒律,以柔和忍辱为主,岂能学习武术好勇斗狠?”

不但乾隆皇帝对少林寺是警惕的态度,其他满人官员,比如另一位河南巡抚雅尔图对少林寺就是警戒之意:“少林僧徒素以教习拳棒为名,聚集无赖、□□之人,专意煽惑此等人入伙。”

由于满洲更擅长骑射,一开始努尔哈赤就表示满人是“以武立国”,对汉人习武极为警惕。

从入关以后,清初的统治者就开始严禁民间习武,并且派遣军队驻扎在少林寺附近严密监督,派遣官员入住少林寺。

曾经全国都有分院的少林寺只剩下嵩山少林寺,福建的南少林也渐渐的销声匿迹,少林寺的拳法教习转为地下,但是始终是武术界的一个特殊符号。

.

俞大猷听到这话非常生气。

“我为什么要把自己一身所学重新传给少林武僧,就是希望少林寺能将有用的武术代代相传,传给更多人,能打击更多的敌人保家卫国,这什么清廷怎么如此小家子气!少林寺都约束,谁去打倭寇!”

俞大猷多年从军,正因为从军也更明白,在军中受到的限制太多,许多将士不是没实力,是不能肆意发挥。连他都经常被朝廷的文官上折子骂得不行。

僧兵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度要高许多,朝廷对少林寺类似于后世雇佣兵的态度,需要的时候请来帮忙,不需要的时候是放任自由训练,寺庙的清规戒律也不会让僧兵染上明军里抽烟赌博的恶习,僧兵的质量可是很高的。

戚继光比俞大猷圆滑许多,也更懂政治官场的事,只要稍微一想大清的情况就猜到了内情。

“大清也是闭关锁国,恐怕朝廷也觉得一闭关就没有倭寇了。而且大清是蛮夷入关,就跟蒙元一样,最忌惮的就是汉人习武,自然不会放任少林寺传授武术。”

俞大猷气得一拳砸在面前的石桌上,砸的石桌四分五裂。

【明朝灭亡后,在清朝的高压□□通知下,少林武僧成为了不少遗臣烈士的寄情之地,民间编出了不少少林武僧的故事,比如很出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就是在民间诞生的,把棍僧夸张化了许多,这里面也寄托着对前朝的怀念。】

“朕就知道那些汉人不死心!”对少林寺管理严格到接近严苛的弘历完全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听到这话顿时有了理由。

看,少林寺是明朝遗老遗少的寄情之处,就说要严格管控吧。

【但是,人会在什么时

候怀念过去?】

【当然是过得不如过去的时候。】

弘历的脸色垮了下来。

“朕是康乾盛世,怎么不如前朝了?”

天幕自己都说明朝贫穷,说大清富裕,这还叫不如前朝?

【安史之乱之后,唐人会怀念安史之乱之前;大宋南迁后,宋人怀念北宋时期繁华太平。

但是会有百姓在贞观之治时怀念隋炀帝统治时期吗?会有百姓在文景之治时怀念秦二世统治时期吗?】

清朝乾隆年间,民间的贫民啐了一口:“当然不会,我们又不是傻。”

在这个所谓的盛世年间,不少农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被迫卖身给大户人家,种着自己的地,却是给别人当牛做马。

他们的田地因为有了外来的高产量农作物获得了大丰收,但是自己和家人却饿得面黄肌瘦。

“我们是想过太平日子,不是非要去贪图那荣华富贵,能不打仗,少服徭役,安安分分种地就已经很满足了。”

“可是这样的太平日子能过几时哦。”

“哎,还是盛世呢,什么盛世能让人恨不得活活饿死。”

说话的贫民各个面黄肌瘦。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田地大丰收了自己却饿得没有饭吃。

为什么地主老爷也给了自己工钱,自己依然买不起粮食买不起盐。

更想不明白,为什么外面的粮食和布匹一天一个价格,越来越贵,但是老爷给自己的工钱却越来越少,最终看似手上有了钱,依然什么都买不到。

此时,他们疲惫地坐在田间地头,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麻木地看着天幕。

内有自己国家的王亲贵族占领土地,强征杂税,外有倭寇列强各种骚扰动乱,还有贼寇发起战争。

真羡慕那些活在太平盛世的百姓啊,哪怕穷点,也穷的有活路。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人什么时候会想到对外求助?那就是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

【徐绩之所以邀请少林武僧来练兵,并不是出于私心,反而是他近距离之下已经发现了清朝军队的缺点。】

从明朝开始,烟叶和鸦.片就从东南亚引入。

当时鸦.片被当做贡品呈给了贵族和皇帝,但是烟叶却是在民间普遍流传开。

而且当时人们发现,烟对于瘴气有一定的效果,云贵川等地瘴气深重,士兵抽烟反而不会感染瘴气,因此在军中极为流行,一度流行到士兵染上很大的烟瘾。

崇祯年间,崇祯皇帝发现了军队的烟瘾非常严重,士兵抽烟抽的军队乌烟瘴气,并且形成了极大的依赖,但凡不抽就无精打采。

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强令戒烟,各处收缴。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被突然戒烟的士兵烟瘾犯了之后更加疲软,战斗力极大下降,哪怕是京城禁卫军也是如此。

清军入关之后,清初的康熙也曾在

军中下过“禁烟令”,康熙皇帝还有个口头禅,叫做“多喝开水,不要吃烟”,这里的“吃烟”就是“抽烟”。

到乾隆年间,军队再次开始流行抽烟,屡禁不止。

乾隆皇帝沉浸在大清帝国前所未有的四万万人口里,自认为自己文治武功都很完美,却没想过,从那时开始,已经是处处危机。

遗憾的是,他还不听,认为别人都是狼子野心,危言耸听,强行让别人闭嘴。

.

徐绩感动的热烈盈眶:“天幕终于为我正名了!”

他哪里是想要反清复明,如果真是想要复辟前朝,那么明目张胆邀请少林武僧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考虑。

实在是看不下去,他身为河南巡抚,也要对当地军队负责,想要提升军队战斗力,练兵强兵,反而被诬陷说是自己居心不良。

他何其冤也!

.

弘历对于天幕对他的贬低十分不满,语气不善:“天幕定是汉人,这才为汉臣说话。”

福康安安慰帝王道:“天幕前面讲过的火器火药很有用,我大清继续钻研火器火药,一定能超越西方。”

傅恒也道:“没错,就是技术落后,现在已经招聘了不少工匠,大清的火器会比以前更强。”

弘昼在正事上看起来也没那么荒唐了:“工匠里有不少汉人,还是需要严加看管。”

负责监督火器制造的傅恒:“放心,一家人都迁了过来,都看着。”

一群弘历最信任的心腹宗亲大臣们三言两语就商议好了提升火器制作的事,但是谁都不提汉人武林高手的事。

天幕上出现过的武林高手那般厉害,万一对自己不满,岂不是行刺轻而易举?

还是禁武好,越严格越好。

满清贵族们依然认为大清的政策没错,只要研发出厉害火器,还怕什么西方列强。

谁知很快就被天幕打脸了。

【清朝末年,去购买了西方最强大的火器,那就是德国的火炮。】

【但是结果又如何?还不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全成了日本的战利品。】

【武器再好,也要看用得人。宋朝的火器在当时的整个世界都位于前列,结果呢?】

赵匡胤:别骂了别骂了,骂清朝吧,朕一定吸取教训,一定!

弘历等人笑不出来了,变成了一片沉默。

火器原来也不管用啊?

.

清朝末年,并不是没有官方发现清朝的火器落后了西方太多太多。

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先进官员们意识到不变法就永远无力还击,开始变法,提出了“富国强兵”,而这个强兵,与现在的弘历等满清贵族一样,以为是有了西方那样强大的武器就能立刻变强。

所以,变法派官员立刻开始筹谋去西方购买先进武器。

起初,十分不顺利,英法十分不友善。

因为鸦片战争是英法发起(),英法早就把大清当做一块肥肉▊()_[((),自然不希望清廷购买了武器后变得强大。

于是清政府就将目光投向了德国。

清廷派出使团抵达德国后,刚刚发展起来的德国没能跟上工业革命的脚步,比英法落后许多,正当时正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继续发展,于是二者一拍即合。

清廷花费重金,购买了大量的德国先进武器,其中就有一直使用到抗战时期的克虏伯大炮和后膛式□□。

李鸿章负责此事,当时一口气购买了328门各种口径不一的克虏伯大炮。

第一批的114门大炮运到中国后,李鸿章用克虏伯大炮装备了他的淮军,组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炮兵部队,张之洞受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启发,开办了汉阳兵工厂,学习西式的先进火器。

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凭借着洋枪洋炮,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

63岁高龄的左宗棠带着棺材出征,前往新疆收复伊犁时,正是凭借着购买的先进的后膛式□□,配有膛线的后膛炮以及原始版的“加林特机枪”,才最终在和阿古柏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保住了新疆。

但是这两次胜利都有个前提:首先是将领本就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其次是部队,是二者的直系部队,一直受到重视的精锐部队。最后是敌人,依然是本土装备更为粗糙、战斗意识更混乱、临时起义的农民起义军,与当时已经进入现代军事化的西方列强完全不同。

并且,淮军得战胜也不代表着大清所有的军队都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战斗力,反而是普遍的懈怠,长期的不训练。

尤其是海军,因为多年的闭关锁国,犹如摆设。后来中日海战开始时才发现许多枪支弹药生锈的生锈,上潮的上潮,甚至有炮台竟然是木质的装饰品,根本没有用处。

.

天幕说出了军队的内情,亲眼见过军士抽烟的玄烨深刻知道烟的祸害。

“无论是烟还是大.烟,士兵一旦沾染成瘾,战斗力基本全废了。”玄烨想起那些有烟瘾的汉人士兵,想起那些抽大.烟抽的软骨头似的躺在床上如同活死人的前明贵族,十分嫌弃。

他再次对自己的儿子们强调:“咱们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不能丢,也绝对不能染上这样的恶习!”

儿子们自然是连连应允。

但是他能管到自己儿孙,又怎么能管到后世的子孙。

玄烨再次想起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想起那时候连皇帝皇后都在抽,就是一阵阵无力。

他又不是没有警告过皇室宗亲不许抽大.烟,但是后世子孙总是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提祖宗规矩,自己想要乐得享受时就把祖宗规矩抛到脑后,他能有什么办法?

玄烨这一时刻唯一能想到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先干掉那两个发起战争的英法两国!

【清朝除了武学成熟,也是民间社团最多的朝代。】

【这并不是因为清朝政策开放。

() 相反,清朝被称为“奴清”,他对下实行的是奴化政策,完全不是开明政策。】

【靖康之耻后,宋朝的民间社团迅速增长。清朝同样有这样的拐角点,一个是清初的大屠杀,一个是鸦片战争的战败。】

【民间结社,是人民的反抗,是底层人民抱团取暖、无奈之下的自保之策。】

明朝末年,民间习武风气暴涨,出现了许多社团,这个时候主要是抗倭;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中社团再次暴涨,因为所谓的农民起义军喊口号时喊得很响亮,但是建立政权后同样是烧杀抢掠,“灭六国者六国也”,明末的起义军质量并不高。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都不是真正爱民的起义军首领,反而是不少门派行侠仗义,保护自己门人;

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民间的反响更大。

“村村都铺团,镇镇有坛场。山沟练武术,平原是战场,遍地是团民,各个会刀枪。”

意识到朝廷不可靠后,民间到处秘密结社,人人相引习拳,甚至有许多大家主动传授自家武术,不再拘泥于门户之见。

清朝出现了主要是三类秘密结社:

会党组织,以歃血结盟为姓氏,借着“忠义”和生死兄弟关系为纽带,比如天地会,哥老会等;

教门组织,属于秘密宗教或者民间宗教,比如白莲教、八卦教、青莲教;

还有就是普遍的拳会组织,主要以传习武术开始。清初,民间已经“拳场林立,指不胜屈”,有了义和拳——也就是日后的义和团,梅花拳、红拳会、少林会等。乾隆年间时期开始,拳会与教门相互渗透,所以拳会又被称为“拳教”,被朝廷镇压。

.

“一群刁民!都是刁民!”弘历知道民间起义众多,但是被天幕点出之后,才发现原来如此之多。

弘历也顾不得演什么宽和形象,眼神变得狠厉起来:“以习棍棒威名,行阴谋不轨之事!这些社团会党,都该杀!”

打压反清复明,大清的统治者一贯态度都是不留余力。

朝廷如此,民间也知道朝廷如此态度。

“狗皇帝看到这一幕大概会气疯了。”义和拳的创始人在民间,看到天幕郑重地介绍,反而乐了。

“把狗皇帝气死才好。”他身边的村民习以为常的搭话。

大家一边闲聊,一边干活。

洗衣,种地,挖菜,推磨,牧羊。

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普通的村民,做得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农活,但是当他们开口闭口就是“狗皇帝”时,“叛党”“刁民”的身份呼之欲出。

不过他们丝毫不担心告密,毕竟,这里的村官和地方官也是自己人,都是会里兄弟。

【清廷总认为汉人桀骜不驯,却不知道,反清复明都是被他们逼出来的。】

天地会,是清朝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

最初,天地会是一群失去土地、或者遭受压

迫的农民(),由破产农民转化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以及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组成,是抱团取暖互相支援,主要以下层贫苦人民为主。

在清朝不但不严惩贪官,只不断追杀破产的农民后,天地会从自保变成了反清复明,口号变成了“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

一群被压迫的底层人物汇聚在一起,歃血为盟:“凤花亭,高溪庵,马溪庙,明主传宗,今夜歃血拜盟,结为同胞兄弟,永无二心!”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