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第 69 章 冬夜

第 69 章 冬夜

虽然现在还不能弄死不安分的楚侯和赵国贵族,但让他们没空继续折腾那些事情还是不难的。

人有精力搞事,必然是吃得太饱了,饿两天就好。

燕王喜和赵国贵族住在一块儿,眼睁睁看着秦人居然不给赵人饭吃,吓得本来就不大的胆子越发小了。

以前他还会抱怨两句秦王不肯放他回燕国,现在是一个字都不敢说了。回不回燕国有什么要紧的,不被秦王活活饿死就算不错了。

不能抱怨秦王,那肯定得找别的目标发泄一二。燕王于是骂起了自己的不孝子,对于新任太子居然不着急接亲爹回国十分不满。

要是燕国那边发话了,向秦国递交了请求归还燕王的国书,哪怕秦王不肯,燕王喜也能自我安慰一番。

然而事实却是,燕国安静如鸡,屁都没有放一个。太子甚至已经开始张罗继位大典了,想干脆自己当燕王。

不过最终还是被臣子劝了下来,因为现在当上燕王,很可能燕国的亡国之君帽子就要扣在太子身上了。

太子瞬间警醒:

“爱卿此言有理,还是先观望一番吧。”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燕国危如累卵,殿下合该早做准备。若秦国攻破都城时您只是个太子,以后的日子恐怕……”

这人的未尽之意显然是,当上了燕王,哪怕是个亡国之君,秦王好歹会给您封个侯。参考韩侯那样,只要燕国臣子争气,您就能继续过上富贵无忧的生活。

可若您只是个寻常的燕国太子,那就没有爵位晋封了。不信看看各国公子,待遇也没比贵族们好到哪里去。

他的这番分析虽然扎心,却很现实。哪怕臣子们听着觉得刺耳,还是得承认他说的没有错。

忠心耿耿的燕臣呵斥道:

“休得胡言!燕国还在呢,尔等莫非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亡国了?!”

方才那人冷笑一声,根本不怕这人扣的帽子。这个时候再做出这副模样给谁看啊,自欺欺人也要有个限度。

燕国太子果然没有降罪,而是长叹一声。

他摇了摇头:

“只顾自己享福,不管日后的名声,我做不到,此事不必再提。”

燕国游侠义气之风盛行,所以哪怕太子对韩侯的待遇疯狂心动,他也不能为了这个就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

而且话说回来,燕国如今有为的臣子不少都很看重名声。他现在登基为灭国后铺路是高兴了,到时候臣子气得不肯为他事秦,那他也过不上韩侯那样的好日子啊。

孰轻孰重太子还是分得清的,他决定在秦人打来之前尽可能地笼络住那些臣子。这样只要他愚蠢的老爹惹怒了秦王,秦王也很有可能会处置掉燕王喜,换他这个燕国太子来当燕侯呢。

太子心里打着各种小算盘,嘴上却不能说出来。表情还要一脸凝重,仿佛真的在为燕国的未来而忧心。

次日早朝,太子就对

满堂臣子表示,自己肯定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趁虚而入夺取王位的。不仅不登基,他还要向秦国修书一封,请问秦王能否归还他们的大王。

臣子都是聪明人,哪里看不出来他的意图。

修书注定得不到放人的答复,所以现在送一封国书过去,不过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而已。免得有人指责他不孝敬父亲,顺便还能拉拢一波燕王喜的心腹。

退一万步讲,就算秦国脑抽选择了放人,他这个太子也捞到了足够的好名声。燕王回来了他照样能架空对方,就像之前把人强押去秦国那般。

太子还表示,虽然燕国积贫积弱,恐怕打不过秦国。但他是不会向秦王投降的,他愿意与燕国共存亡,抗击到最后一刻。

不投降会导致他被抓去秦国后日子难过一些,不过等真的到了秦国,他完全可以私底下向秦王投诚,想来也不迟。

至于什么和燕国共存亡,听听就好了。他自杀的慢一点,不就能在成功自杀之前被秦人俘虏了吗?

新太子是个典型的既要又要的性格,他舍不得好名声,舍不得忠心臣子的爱戴,也舍不得日后的荣华富贵。

这样的人虽然贪心,却足够识时务。

燕国朝堂中当真忠心又聪明的臣子并不多,聪明人一般也不会效忠燕王喜。所以聪明人虽然看出了太子的真实意图,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穿。

何必呢?太子擅长做戏又头脑清醒,对大家都好。

太子把戏台子都搭好了,其他人只要跟着演就行。

臣子可以用“为了叫太子过上好日子”做借口公然事秦,从燕臣顺遂地转变为秦臣。不仅能继续享受带来权力的好处,还能背个忠心事主的佳名,一举两得。

朝臣和太子都享受到了实惠,何乐而不为?

总比跟着燕国一起陨落强。

众人挤眉弄眼一番,最后齐齐拱手,称赞太子大义。他们也愿跟随太子一起,努力抗击秦军。

抗击的方式就是嘴上喊口号,当个气氛组。等秦人打过来的时候——

对不起,我是文臣我不会带兵打仗,只能干看着。

或者对不起,我虽然是武将但燕国士兵太弱了,一击即溃很合理对吧?

努力抗敌是不可能抗敌的,万一真反抗狠了得罪了秦国爸爸怎么办?不成不成,燕国军队还是一个照面就溃散比较好。

燕国太子开始调遣将领了。

秦人打过来的要道上肯定不能派那种脑子耿直又忠心的将领驻守,这是故意给秦国添麻烦。

一定要派那种名声很好,但是已经和太子达成默契的聪明人去当守将。这样一来既能迅速帮助秦军破城,又能演得好像战败是正常的、守将没有放水那般。

什么你说边路其他地方挡住了秦军?那当然是因为秦军主力不在那边啦!绝对不是因为边路的将军更能打,对方就挡住了个小股部队有什么好吹嘘的?

太子细细盘算了一番,觉得自己的布置十分完美,

不存在漏洞。

秦王政翻看完燕国国书,挑了挑眉。

扶苏没骨头一样靠过来,倚在父亲身侧,就着这个姿势把国书内容看了个遍。

看完,他点评道:

“尽是虚伪之词。”

太子的用词仔细斟酌过,尽量显得情真意切,仿佛当真是个孝顺老父的好儿子,十分担心对方的安危。

这样的惺惺作态或许能骗得过旁人,可父子情深厚毫不掺水的秦王与扶苏,却能透过看似诚挚的辞藻感受到里头根本没有一点情谊。

秦王政把国书丢到一边,不准备回复这种东西。他让儿子坐好,不要像小孩子一样老是依偎在自己身边。

“你已经加冠了,是个成年人了。”

秦王政叮嘱道。

扶苏选择性忘记了自己上辈子活到了五十多,坚持表示二十岁也还是个孩子。只要父亲在一天,他就永远长不大。

秦王拿他没辙,又担心爱子是不是昨夜没有休息好,才老想找个地方靠一靠。想到日日早起上朝确实是辛苦,便让扶苏再去休息一会儿。

扶苏立刻坐直了身体:

“不必了,我不困。”

今日奏折有些多,可没时间给他偷懒。他若是去休息,父亲晚间必然要加班批阅,这可不成。

父亲不屑于回应虚伪的燕太子国书,扶苏却不能叫父亲落人口舌。本来强行拘留燕王就为人诟病,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于是扶苏取出一方空白的锦帛,开始替父亲写回信。

扶苏有他的道理:

“燕国国书是太子执笔,自然不必父亲亲自回复,那样太抬举燕太子了。我乃大秦太子,还是让我替父亲回复吧。”

秦王政随他去,只吩咐不必太给燕国面子。担心儿子为了维护父亲的名声,倒让他自己显得太温和好欺负了些。

在秦王心里,爱子对待臣民和六国之人都过于怀柔了,但扶苏这么做是为了替他经营声名、替大秦安定人心。秦王心里触动,却也担忧旁人会因此得寸进尺,不把太子放在眼里。

扶苏自己倒是把分寸拿捏得不错,除却滤镜深厚的秦王政之外,旁人没谁觉得自己能占到大秦太子的便宜。

燕国太子收到回信的时候就有些拘谨。

仔细将全篇通读了几番,反复确认秦王和太子没有因此动怒,这才松了口气。

回信上说燕王对咸阳风貌十分感兴趣,这才不肯回国。并非他大秦故意限制燕王的人身自由,不信的话太子尽可亲自前来咸阳询问燕王本人。

为了展示秦国没说假话,扶苏额外派人去找了燕王喜。让对方写了封亲笔信,承认了是自己玩兴大起不愿归国。

燕王喜人在屋檐下,不敢反抗秦国的命令。都用不着逼迫,当即就委委屈屈地写完了信,生怕慢一点就得步上饿肚子的后尘。

看完信的燕国太子:……

大秦太子表面客客气气,实则是在警告燕国不要

往外乱传谣言。

若是燕国境内出现了“秦国公然扣押燕王”的传闻,那燕太子可就得亲自来一趟咸阳为大秦正名了。

然而这种时候去咸阳不就是肉包子打狗吗?

秦国嘴上说不希望出现流言蜚语,还让人来辟谣。可实际上燕太子要是当真去了咸阳的话,辟谣哪有到手的人质香啊,肯定是要顺便把太子也扣留下来的。

大不了对外就说:秦都咸阳建设得极好,不仅燕王流连忘返,连太子过来一瞧都不肯走了。

它秦国拳头大它说了算。

燕国太子只好遗憾地向群臣表示:

“父亲还要在秦国多待一段时间。”

他没有明说到底是燕王不肯走还是秦国不放人,只陈述了一个既定事实。众人想要怎么理解都行,反正他这个太子是左右不得罪。

只是为了防止心有愤郁的人坏事,太子还是拿出了燕王喜的手书。

他叹了口气:

“此书信确为父王所作,不过……”

聪明人在心里自动接上:不过不管燕王是不是情愿写的,我们对外只能承认秦国的说辞。

忠心臣子则在心里接上:不过此信大约为秦国所逼,然而大王人质在手,他们不能轻举妄动,免得秦王撕票。

众人瞬间达成一致,不再说秦国扣押燕王的话,避免触怒秦王。

遥远的陈县。

燕王喜自从上次识时务地写了一封信之后,就自觉自己已经很乖觉了,秦人应该不会折磨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对比赵人的待遇,赵高给燕王喜的算是很不错了。

燕王喜苦中作乐地跑去围观了一下赵人受难记,心情有些愉悦。

之前赵人被克扣了口粮,连粗麦饭都吃不上,真是惨得不行。大约饿了有两天,终于重新分到了稀汤寡水,不至于饿死当场。

但秦国的宦官赵高说了,以后只有这种谷粒稀疏到能照镜子的汤粥可喝。若是想吃饱饭,那就得付出劳动。

一群庶民不用劳作就能有饱饭吃,真是便宜他们了。既然说是庶民,自该像庶民那样种粮食,自给自足。

陈县有充足的官田给他们耕种——主要还是贵族没干过农活,每个人也种不了几亩地,赵高干脆没给他们分太多田。

赵人们每天都会被看守的士兵一大早叫起,喝下一肚子的稀粥水,就得拎起锄头等农具,在士兵的押送下前往县城郊区的农田进行耕作。

秦人也不管他们种得好不好,反正安安分分种一天地不闹幺蛾子,就能吃上一顿饱饭。

以前贵族是可以一日三食的,可他们现在都是庶民了,只有两顿饭。早上的稀粥已经算一顿了,所以数下来,每天其实就一餐能吃饱。

燕王喜美滋滋地吃着色香味俱全的三餐,只要看一眼贵族,就觉得食欲大增。

若不是为了维持诸侯王的形象,他能让人把自己的饭摆到田间,当着所有赵人的面吃。

燕王喜的快乐只持续到齐王过来探望。

和燕王被限制行动不一样,齐王建是可以到处跑的。

他是当真被请来做客的,秦国暂时不准备翻脸。于是扶苏示意张良可以用尽所有方法,只要能叫齐王心甘情愿留在秦国不回去即可。

张良把事情办得十分漂亮,齐王建每日都能在咸阳等地找到新奇好玩的事情做。而且他没有任何的拘束感,根本不曾发现自己回不了国,自然也就不着急离开了。

齐王听闻不少诸侯贵族都被关押在陈县,这日起了兴致叫上张良一起来围观。

他那天在冠礼上虽然已经围观过一回楚王了,但齐王觉得不过瘾。他上午特意去嘲讽了楚侯一波,到中午又想来看看燕王。

燕王是被关在这里的,齐王清楚这一点。

不过他可不觉得这是秦国的问题,毕竟当初他亲眼看到是燕国太子的人把燕王扭送到秦国的。

齐王建在张良的忽悠下相信了燕太子为了登基故意将燕王留在咸阳的洗脑包,因此十分同情燕王这老头。

他还自己脑补了前因后果,怀疑燕太子私底下和秦王达成了协议,所以秦王才帮太子扣押燕王。

反正都关了这么多诸侯王了,不多燕王一个。

燕王喜正准备用午膳呢,看见齐王这傻子跑来串门,实在是理解不了齐王为什么能蠢成这样。

他和齐王都是被秦国借口做客弄到咸阳的,现在他都被关了,齐王难道不该物伤其类,猜到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吗?

结果齐王就是不开窍。

这里头张良居功至伟,论忽悠人,整个典客部门上下加起来都比不过他。

傻子齐王还在挑剔燕王喜的午餐:

“你就吃这种东西?你家太子是没交够伙食费吗?”

齐王认为,既然秦国是帮着燕国太子关押燕王的,那燕王的一应开销肯定得燕国来出,毕竟秦国从来不吃亏。现在燕王的待遇这么差,必然是太子不愿意出钱,果然燕国就是寒酸小气。

燕王喜:???

你在说什么鬼东西?秦国关押我,还要燕国出钱给我买饭吃?没有这样的道理!

燕王喜当然是不相信这种离谱推测的,可他从齐王的话语里听出了别的东西,比如齐王的衣食住行档次远超自己。

——凭什么!都是被秦国圈起来回不了国的诸侯王,凭什么齐王就可以日子过的这么舒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