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第 111 章 运势转变

第 111 章 运势转变

其实当初扶苏也怀疑过父亲为何突然沉迷修仙,试探过是否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但始皇帝却否认了,还说是他自己留恋人世。

当时始皇帝确实看着十分苍老,常年操劳也没有好好保养,四十多岁的人仿佛已经步入老年。

扶苏见父亲情绪稳定,没有焦急之色。多番试探无果后,只得信了。

始皇刻意去研究了燕昭王那等当真沉迷寻仙的国君,都是如何行事的。学着他们的样子宠信方士,竭力伪装成寻常迷信之人的模样。

可人是很难一直没有疏漏的,好几次险些被太子看出端倪来。所幸不久之后卢生就提出了避世修行的法子,建议始皇帝不要让旁人知晓自己的行踪。

这种操作对于寻常帝王来说就是找死,臣子都见不到皇帝了,你还指望他们继续忠心吗?

总会有人生出野望,偷偷架空皇帝的。

有些人这么干,大权还握在自己手里,是人家厉害。其他有样学样的,基本都把自己坑进去了。

而且有的皇帝只是不上朝,不代表臣子完全见不到他。和卢生提出的这种连丞相都不许窥探帝踪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始皇帝到底不是寻常帝王。

哪怕不见臣民,哪怕所有奏折都要经过层层关卡才送入他手边,他也有自信把控朝堂,镇压住一切有异心的人。

但他有本事,并不代表这样的操作是没问题的。

臣子习惯了长期见不到陛下,哪天陛下驾崩了,左右之人只要有心隐瞒,就能顺利瞒天过海长达数月,甚至篡改遗诏。

历史上始皇帝驾崩后就立即被这个大坑给反噬了。

要不是当时他身边还有个李斯,如果单单只有赵高的话,你猜赵高会不会假装始皇还在,然后自己掌控皇帝权柄?

——最后那几年始皇帝都开始有些喜怒无常了,很多事情做出来臣子们都不觉得奇怪。就算露馅了赵高也不怕,再扯个借口伪造遗嘱就是了。

不过李斯在也没什么用,赵高换了个委婉的方式,把胡亥这个傀儡皇帝推上去,照样达成了目的。

当然,同人文中的始皇帝敢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底气可比正史上的始皇帝足多了。

毕竟他还有个优秀的太子在。

太子对父亲太过了解,不会被这些小人的手段蒙蔽。

始皇帝当时隐约察觉到了卢生有问题,但他并不是十分确定。

卢生到底是当真为了获取利益才这样忽悠皇帝的,还是他与六国余孽或者是与赵高之类有异心的臣子勾结,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好。

于是始皇帝将计就计同意了这个提议。

一来,他有太子稳固朝局,短时间内不怕出问题。

一来,他想死马当活马医,万一这种修行方式真的有效果,能救儿子呢?

三来,他被太子盯得太紧了,险些被识破。再这样下去迟早露馅,不见太子正好可以

协助他隐瞒真相。

四来(),他顺着卢生的意思避世⒉[()]⒉『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就可以行钓鱼之策。若谁真和卢生勾结,定然会抓住机会叛乱,他便可顺藤摸瓜清理一番了。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卢生确实没和谁勾结。

他甚至都没等过去几年,就因为担心自己炼出的复合药因不曾试药就献给帝王、此举违背秦朝律法,会被捉拿治罪,干脆逃之夭夭了。

始皇帝:……

感觉防备了个寂寞,卢生竟然真就是个单纯的方士。

始皇帝甚至开始怀疑,卢生提出避世的法子,是为了给自己的复合丹药打掩护。旁人见不到皇帝,自然就不知道皇帝吃的丹药是复合药方炼制的,也不会知道他卢生犯法了。

卢生逃走后,始皇帝因为他诽谤自己捉拿了许多在咸阳城中妖言惑众的其余方士,还有一些则是刻意散播谣言的六国探子。其中大部分都是被抓后互相检举,一并牵连出来的。

他将这些人关押在咸阳牢狱中,而后又在太子的劝说下把人送去边境修长城。

太子说的对,这些人都是男丁,杀了可惜。不如拉去干苦力,还能废物利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扶苏和正史上公子扶苏的区别。

《史记》记载历史上这些人被抓后“皆阬之咸阳”,并且广而告之,警告天下人不要学他们。之后“益发谪徙边”,也就是贬职之后发配边疆。

但是正史上的始皇帝遭到了公子扶苏的劝阻,扶苏认为这样的惩罚太重了,会导致人心不稳。希望父亲为了治下安稳,可以减轻一些处罚。

除此之外,扶苏还提到了“远方黔首未集”,说的是边境的庶民还没有彻底归附大秦。

扶苏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把这么一群妖言惑众的人送去边境,恐怕会反而给他们创造了煽动人心的最佳条件。

同人文中的太子扶苏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更在意父亲的感受。既然父亲为了这些人大动肝火,那他肯定不能劝父亲轻拿轻放。

凭什么轻拿轻放呢?

这些人胆敢污蔑父亲,那就都别想好过!

所以扶苏私底下赞同了父亲将人派去边郡的想法。

担忧他们去边郡煽动民心,那就派人严加看管,不许他们接触庶民。

人心不安定就用别的法子安定,不是说他这个仁厚的长公子被寄予厚望吗?那就利用他的名望来安抚庶民。

最后扶苏和父亲联手做了一场戏。

始皇帝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他先提出了要直接将这些方士都腰斩弃市,太子便站出来劝说父亲以德服人,再给他们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

直接处死太便宜他们,啊不是,太凶残了,会叫庶民不安。不如把他们送去边郡修长城,还能顶替一部分服徭役的庶民,让那些庶民能减少些工作量。

始皇帝于是做出不太高兴的样子,但还是采纳了太子的提议。

消息传出去之后,庶民们知道了太子仁德爱

() 民,只要秦一世上位他们就能有好日子过。于是大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盼头,也不再想着闹事了。

反贼们则看到了帝王与太子“不和”,仿佛有了可乘之机。

后续被这个错误消息坑到沟里就是后话了。

值得一提的是,《说文解字》一书中曾写过:阬,閬也。閬,门高也。

意思就是说“阬”就是“閬”的意思,而“閬”则指的是高高的门,也可以引申为高墙。

所以《史记》中的“阬之咸阳”应该是关在咸阳的高墙里的意思,即关入咸阳的牢狱之中。搭配后面记载的发配边疆,是一个完整的逻辑。

这与汉朝许多恶意抹黑的记录歪曲成的“坑杀”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如果都坑杀了,哪里还能有后面的发配边疆?

坑杀这个说法最初来自西汉初年某部小说类型的作品,经过两汉四百多年的不断借鉴和演变,从一开始的坑杀方士又变成了坑杀儒生。

甚至最初的故事原型,和始皇帝都没什么关系,是其他时代的事情。

好在今生大约是不会再出现大批量处置方士的事情了,也不会再给旁人抹黑始皇的机会。

咸阳的方士们不是因为秦王不信修仙之说干脆都去别处另谋高就了,就是去骊山陵帮忙修建陵墓了。

有太子派的人盯着,哪有方士敢胆大包天地议论君王?

秦王政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没了避世的方法,他要怎么继续瞒天过海。

天天和爱子待在一起,充满了暴露的风险。前世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不想再提,他希望扶苏一直保持如今心无负担的开怀。

要不,给太子多找点事情转移注意?

不等秦王政想出合适的法子,他倒是先行发现太子好像不再提此事了。似乎那日真的就是心血来潮问了一句,见父亲坦荡就信了这番说辞。

太子不提,秦王政乐得糊弄过去。

只要不提这些,他就没有暴露的可能,太子总不能从别的事上推测到他在这件事上的想法。

射鲛的准备工作在几日后完成,秦王政意气风发地来到了海涯之上。这里已经搭好了弓弩,还有数百将士随时准备协助他射杀大鲛。

扶苏仔细观察过附近,确定海涯很高,大鲛就算撞击崖壁也伤不到父亲,这才放下心来。

秦王政的注意力都放在大鲛上,这鲛比前世那头还大些。想要单纯靠弓弩击杀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岸边架设的也不仅只有弓弩。

之前他们在楚地时曾留下暗手去制造神迹,以火药的巨响辅助石雕,伪造成神兽雕像横空出世的假象。

如今火药也被带来了琅琊,虽然热武器的研发不是太顺利,但如今拿来稍微用一用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次又不需要携带完整的鲛尸回咸阳,哪怕它被火药炸得坑坑洼洼,也无所谓。

扶苏只在乎父亲会不会累到。

在先秦时期猎鲛还是一件

非常罕见的活动,毕竟大家连航海这事都不怎么干。遇到鲛的次数跟遇到“鬼”的次数也差不多了,更别提猎杀对方。

不过古人其实也是懂可持续发展的,秦律里就有明确规定砍伐等行为必须有节制。砍一棵树就要种三棵树这类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打猎也是一样的。

除了因为猛兽伤人,所以古人从来不说虎狼也要维持它们的种群数量以外。别的诸如鸡兔鱼虾这样的动物,都是禁止“竭泽而渔”的。

如今人类的活动还不太能影响海中生物的正常生存,因此哪怕大鲛难得,也没人觉得王上猎鲛有什么不对。

史官一边记载王上的英勇风姿,一边悄悄询问太子,等下大鲛被拖上岸后能不能分他几块鲛肉。

史官说道:

“听闻鲛肉食之与牛肉类似,也有人说它美味异常是仙人才能吃上的,不知是真是假。”

无论是哪一种都很罕见,毕竟耕牛太珍贵了,没人敢随便杀牛吃肉。

扶苏无语地看了他一眼:

“羊肉不够你吃的吗?”

扶苏对这种稀奇古怪的兽肉毫无兴趣,之前父亲猎的熊他就没吃。哪怕熊掌是一道非常珍贵的美食,他也宁愿多吃两口烤羊。

可惜父亲不许他多食,说会上火。

这大鲛猎上来之后除了鲛油会拿去炼油外,别的估计也没什么用了。父亲大概会将它当做珍贵的肉食赏赐给众臣,这么大一只鲛,史官怕是能分到不少。

扶苏开始琢磨怎么劝说父亲把肉都赏出去。

这种野外补来的兽肉还是要少吃,谁知道那鲛是吃什么长大的。

而且吃过鲛肉的人少,万一有毒呢?哪怕没毒,携带病菌也不安全啊,他们又看不出来这鲛是不是个正在生病的鲛。

寻常时候病鸡病羊的肉都是不能上父亲餐桌的,没道理换成鲛就可以。

这种东西给臣下吃吃就可以了,作为赏赐确实显得颇为体面,还能拉拢人心。但是父亲自己就不必了,还有往日打猎猎到的野味,最好也别吃。

前些日子父亲沉迷打猎,猎来了不少东西。扶苏都悄悄命人把它们赏赐给了李斯等人,李斯他们还颇为感动,觉得君上这是看重自己。

秦王政问起桌上膳食怎的没有他猎的野味,扶苏就说臣子们太爱吃了,又是父亲亲自所猎,个个都争抢不休。

未免臣子为了这点野味打起来,他便做主全部分发了下去。每家多分一些,保证他们能吃个够。

秦王政没有怀疑。

左右如今伙食好了,厨子的厨艺越发精进。不吃野味也没什么,豢养的鸡羊同样很美味。

普通野味可以这么糊弄过去,大鲛可不好糊弄。扶苏皱了皱眉,心里思索要是父亲非要吃这鲛肉该如何是好?

有了火器协助,大鲛不过一个白日就被成功击杀。众人兴奋欢呼,连忙去将鲛尸拖上岸来,分割后送入装满冰块的船舱。

秦王政回头正欲同爱子炫耀,就见爱子表情有异,不知在沉思什么。

他霎时间想到了上辈子那只完整送入咸阳的鲛。

这次捕猎之前秦王政就特意吩咐侍者,鲛尸要第一时间分割收好,不要让太子多见,免得勾起他的伤心事。

如今看来,太子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秦王政有些心疼,走过去牵住儿子:

“阿苏可是累着了?跟随父亲在这里待了一整日,实在是辛苦。”

扶苏回神冲父亲笑了笑:

“我坐着休息呢,哪有父亲站着射鲛辛苦。”

他是真心这么想的,但秦王政总觉得听着有点阴阳怪气。

赶忙转移话题:

“阿苏可是饿了?父亲陪你回去用膳。”

扶苏正烦恼用膳的事情呢,试探道:

“现在便用膳吗?父亲不想趁着新鲜尝尝鲛肉的滋味?”

秦王政当即拒绝了:

“不必,朕对那鲛肉没有兴趣。”

爱子一见那鲛就心情不畅,他如何还能在用膳的时候拿鲛肉来戳爱子的心窝?饮食时心情不畅恐会影响脾胃,继而影响身体健康,得不偿失。

不过是稀有的兽肉而已,不吃又不会怎么样。秦王政没有那么强的口腹之欲,他更在意儿子的心情。

扶苏松了口气:

“那便回吧。”

为了避免太子再神伤,之后扶苏再没见过那鲛一次。他问起时秦王政只道侍者会去处理,摆出一副自己只是享受捕猎的过程,对收获不甚在意的样子。

这事也确实不需要秦王政烦心。

该熬油的人自然会去熬油,该分肉的也有人去分。那么多臣子总有人能主持大局,他们私底下就把一切办妥了。

王上特意勒令他们要吃鲛肉就关起门来自己吃,不许在太子跟前提起半个字。众人只当太子还在为王上以身犯险的事情生气,倒也没有多想。

在胶东的最后一件事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此行最重要的部分了。

泰山封禅。

车队出发前往泰山时,咸阳城中得到消息的臣子们也早就整装出行,已经在往齐地赶来。

时隔这么久,在他们都要放弃能在封禅时随行观礼的时候,突然柳暗花明。乘船而下的众臣都很激动,纷纷带上了自己的一家老小。

王上又没说只能他们自己来,多带几个人过来哪怕不能跟上泰山,在山脚下蹭蹭喜气也好啊。

这么多人离京的动静太大了,秦王要封禅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

船上。

将闾逗弄着小婴儿:

“不是我说,一兄你怎么把孩子也带来了?这么小的孩子真的能远行吗?万一出点什么问题怎么办?”

公子高也十分忧愁:

“你以为我想?这不是劝不动你嫂子?”

幸好是坐船走的,坐马车他说什么都不会同意。

他妻子坚称泰山封禅这样的大事必须让孩子到场,全家要整整齐齐。尤其是孩子,要是能得到祖父封禅时的祥瑞恩泽那就更好了。

公子高不理解妻子为什么坚信到时候会有祥瑞出现。

他妻子李姻振振有词:

“王上缔造大一统格局,难道还不值得上天降下祥瑞吗?”

公子高反问:

“万一没有呢?”

李姻则说:

“那就是老天不长眼,不要紧,让王上多摸摸孩子的脑袋也是一样的。”

在她看来,仙人抚顶和王上抚顶都是很荣耀的事情,同样可以传授福泽。

公子高:……

说不通,完全说不通,咸阳城中众人对父亲的崇拜是不是有点夸张?

将闾见兄长苦着个脸,提醒道:

“孩子还好好的呢,你摆出这副样子,别回头反而把小孩子咒得生病了。”

公子高顿时正色起来:

“你说的对。”

他妻子是父亲启程后不久发现有孕的,当时已经三个月了。

本来按照公子高一板一眼的个性,肯定会立刻禀告父亲。但将闾觉得万一父亲为了孙子决定折返,这不是耽误正事吗?

虽然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父亲又不是没有孙子,他公子高的儿子还没那么精贵。将闾纯粹是想给父兄一个惊喜,哪怕这并不是他儿子。

不过公子高还是被劝服了,于是一直瞒到了现在。

公子高其实怀疑父兄早就知道了,咸阳城里哪有消息可以瞒过他们。可他见将闾兴致勃勃的样子,也就没有泼凉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