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令夫人的马车,在天黑时分回到了县城。
也不知夜晚几时了,城门也关了。
不过,这可是县令的夫人来了,守城门的兵差看到随行的衙役,马上开了城门。
马车轻轻松松进了县城。
夜晚的县城街道上,只有少量的铺子还开着门营业,大多数的铺子,全都关着,街上黑漆漆一片。
李玉竹打量着那些开着的铺子,发现,那铺子有听书的茶馆,有酒馆,当然还有青楼。
这是李玉竹意料之中的。
古书上也是这么说的,这类铺子不开到子夜后是不会关门的。
而青楼,晚上才是主场。
不过,有一家开着的铺子倒是特别得很。
那是家药铺。
靛蓝的幌子上面,写着大大的药字。
药铺的规模极小,大约不超过十平。
铺子里有两面墙壁摆着架子,架子上面摆着一些装药的匣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坐在铺子的灯下研磨着药粉。
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夜晚守着铺子,可见家里日子过得艰难。
不过,这铺子倒是给了李玉竹启发。
她也可以在城里开药铺。
她曾想在乡里开药铺,但实地调查后发现,开药铺不会赚到太多钱。
因为那巴掌大的集市上,就已经有两家药铺了,各村里还有村医在卖药。
再加上乡下人省钱,有病也不爱买药看病,都是自己瞎琢磨着挖点草药对付,宁可拖延到死,把钱省下来留给子孙,也不肯花钱看自己的病。
而城里人的收入相对高些,地方大,人也多,还舍得花钱。
这里才适合开药铺。
李立行看到李玉竹一直在看外面的街市,说道,“这都天黑了,铺子大多都关门了,没什么好看的,明天我带你逛街去,我知道哪有好玩的。”
他说话时,神情得意。
小孩便这样,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都是相当活跃的。
李玉竹笑着摇摇头,“明天得给夫人治病,没有时间的。”
李立行这才发现,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他有些愧疚地看着他娘,“娘,对不起,我忘记了你的病。”
县令夫人和蔼笑道,“没事儿,你是孩子,不必操心大人的事,你管好自己的言行就可以了。”
李立行乖巧地点头,“哦。”
县令夫人又看向李玉竹,笑容温和。
她心里暗道,那个李家究竟是什么来头,教出的孩子个个彬彬有礼?
连十岁多点的小女儿也会看病?
四十来岁的夫妇俩,虽然穿着朴素的衣裳,但言谈举止,一点都不像村里的种田人。
穷人家里出一两个读书人,言行规矩倒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全家都十分知礼节,这就难得了。
那一家子,从上到下,全都识文断字,出身一定不凡。
.
马车跑着跑着,渐渐地慢了速度。
车夫在外面说道,“夫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