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年代文俏媳妇躺赢了 > 第 296 章 番外 三年后

第 296 章 番外 三年后

陆家庄大队。

这几天大喇叭按一天三顿饭的吆喝,“本大队十四周岁以下的孩子都准备好,到时候大队通知集体打防疫针,没在家的都通知到赶紧叫回来!凡是在陆家庄大队小学读书的学生,也可以参加集体打防疫针!”

“我再说一遍,大队要组织集体打防疫中,各社员……”

小学就在大队旁边,师生们都被大喇叭震得耳朵嗡嗡的。

王利娟收拾了自己的教案,笑道:“我听说这一次防疫针是陆盼和陆甜募捐买的呢,同学们打完防疫针以后集体给他们写封感谢信吧,让他们知道咱们的感激。”

虎子配合地喊道:“要的!盼盼甜甜他们还给我们学校捐过铅笔本子、课外书什么的呢。”

每年过年回家盼盼甜甜他们都会给陆家庄小学带点东西,有时候是课外书有时候是教学工具。

他们学校那俩教学地球仪就是盼盼甜甜过年时候捐的呢!

现在陆家庄大队条件好,原本没可能读书的女孩子也被大队干部劝着家长让来读书了,即便不读初中不考高中的,起码读完小学吧?

女孩子不读书就只能在家干粗活,要想进大队工厂都得至少小学毕业呢,所以现在陆家庄大队的女孩子都能读书。

花花、红红、娟娟几个也在。

她们可是盼盼的忠实小跟班儿,虽然现在不能跟着盼盼玩,但是盼盼也没忘记她们,每年回来都单独给她们礼物呢。

她们人手一个城里买的高档文具盒,还有城里买的成套二角板那些工具呢。

原本老师不说,她们都要四处说是盼盼甜甜捐款给大家买的防疫针,现在老师说了她们就在下面补充,生怕还有谁不知道。

其他学生也纷纷说自己和盼盼甜甜的交情,大家都以和有名的人有交情为荣,现在盼盼甜甜就是小学生里的名人。

“常小刚就不能打防疫针了吧?”

花花:“他肯定捞不着打!这人太不厚道了,他得了麻疹还四处乱晃悠,想传染我们呢,幸亏医生发现不对劲给他送家去了。”

常小刚得了麻疹,原本请了假在家的,结果不知道是嫌在家里憋得慌还是怎么的,非要来学校晃悠。

明明张佩金跟他说过麻疹会传染,让在家里等着他去给打针,好了再出来,可他还是跑到学校来晃悠。

说什么不想落下上课,装什么啊!

小娘子军才不信呢!

两天后,县医院派车拉着冷藏箱给奋斗公社卫生院送了几箱疫苗,而各大队赤脚大夫已经一早就在公社待命。

他们骑着自行车,背着冷藏包,冷藏包是上级医院特意发放给赤脚大夫保存特殊药品的。

因为天热,为了避免冷藏包时效不够县医院那边还给配了一个冰糕箱子,里面放了冰,再把装疫苗的冷藏包放进去盖上小被子,然后让赤脚大夫们一人一个雪糕箱子带回大队。

张佩金最初当

赤脚大夫那两年,无论在县医院还是公社卫生院都是被人忽略或者瞧不起的存在,毕竟没啥本事,就会赤脚大夫二板斧。

后来跟着陆老爹不少人想看他笑话,觉得他很快就会被开除回家种地,结果人陆大夫反而带着他学东西。

现在陆大夫不在家,张佩金也能担起陆家庄大队的医务室。

当然他没陆大夫那个医术,顶多按照之前陆大夫教地给人扎扎针、开开药,要想让他看什么大病那是不成的。

大病就得去公社或者县医院不是?

所以现在他也做得不错。

今儿来领疫苗,大家对他那叫一个热情,纷纷问他:“陆大夫什么时候回来啊?”

“盼盼甜甜写信回来没呀?年底回来不?”

“这俩孩子被教育得真好,发达了不忘父老乡亲!”

“跟他们一个公社,咱们呀都跟着沾光啦!”

这时候疫苗普及率很低,一是疫苗不够,二是大部分疫苗都要自费,社员舍不得花钱。

可孩子们接种疫苗的数量跟赤脚大夫的工作成绩直接挂钩呢,以往他们都放弃这一块的,今年这是要平白领一份功劳啊。

俩孩子爹娘有本事,人脉广,帮他们买到不少疫苗,除了乡下孩子定期集体接种的牛痘苗、糖丸,另外还有麻疹苗、百日咳、卡介苗。

七八岁以下的孩子百日咳发病率还是很高的,结核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致死率高,麻疹的发病率也高,另外孩子们死于肝炎、肺炎、脑膜炎的也不少。

现在盼盼甜甜通过顾家大哥的关系给老家这边把市面上有的疫苗都买了一些。

常见疫苗可以给更多孩子接种,少见的贵的疫苗就只能供给新生儿或者二岁以内的小孩子。

陆家庄大队因为是盼盼甜甜的家,分的疫苗自然多,所以大队组织14岁以下的,其他大队就只能组织10岁以下的。

公社大队赤脚大夫把疫苗领回去,适龄孩子们已经分年龄段排好队等着打疫苗。

荆母也领着自己小孙子小孙女在那里排队,喜滋滋地跟人家道:“大队宣传的陆盼和陆甜,那是我们亲家的孩子。我们彩仙二姑姐家的孩子,可出息呢,这么点小孩子学当大夫呐。”

“对,会给人看病,会诊脉呢,跟大城市老中医学医术呢。”

旁边一个老婆子抱着自己八个月的孙子止不住地抹泪儿,“太好了,这会儿能给我们小孙子打那个防结核的防疫针了。”

她第一个大孙子就是七岁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当时大家都不懂,赤脚大夫经验也不多当支气管炎给治,结果久治不愈耽误了病情最后大孙子就咳血。

家里慌了,送到县医院才查出来是肺结核。

荆母拍拍她的手臂,安慰道:“现在好了,给孩子打了那个卡介苗以后就不会有事了。盼盼甜甜和他们哥哥姐姐们胳膊上都有那个卡介苗的疤,人陆大夫有见识舍得给孩子花钱,当初领孩子去县里打的呢。”

林家屯大队,林母也领着宝儿的妹妹去排队打防疫针,宝儿在学校接种。

林大娘和李婶儿也带着各家小孙子孙女的过来排队。

周母感慨道:“我打小就看着盼盼甜甜聪明,不是一般孩子,可咋也想不到他俩这么能耐呢。你们说呀,都是一样孩子,咱也是打孩子那时候过来的,咱这么大的时候在干啥?”

林母虽然起初还挺心疼孩子们把自己钱都拿出来给别人买疫苗的,不过这会儿被人恭维得顾不得心疼只替孩子们骄傲了。

林大娘心疼,“这俩孩子,小时候看着盼盼挺节俭的,”甚至有点抠门儿呢,“怎么大了大了这么大方了呢?”有点太大方了。

这得多少钱啊!!

林母小声道:“也不全是孩子们的钱,他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呀,是募捐的。”

周母:“募捐是啥啊?”

林母其实也不懂,但是孩子们解释过的,“就是让别人一起捐款。”

周母立刻大方道:“募捐好,不用一家自己出钱,那还募捐不,我也捐。多的没有,二五毛我还捐不起?”

现在有大队副业,都赚钱呢。

一连几天,奋斗公社各大队都忙着给孩子们注射疫苗。

之后各小学老师又组织学生们集体给陆盼和陆甜写感谢信,甚至有那文笔好的、抱负大的,直接给县里或者市里以及他们知道的杂志写,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表示他们会学习这种雷锋精神。

其中就有老师和学生往《百姓故事》编辑部写感谢信投稿。

很快荣城和祁州等地的报纸都报道了募捐疫苗的事迹,同时也陆续刊登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的感谢信。

有些好事儿者看到报道以后第一反应就是:这里孩子家长太虚伪了,这是给孩子造势博名声啊,这是图谋很大啊!

结果不等他们想好怎么发文章攻击,很快就有人有样学样,也学雷锋接力棒为乡下孩子买疫苗献爱心。

有中学生、小学生也在老师的组织下募捐,然后联系制药厂给乡下大队送爱心。

那些想要攻击陆盼和陆甜哗众取宠的看着自己写的文章,仿佛在自己打自己的脸,默默地撕掉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盼盼甜甜并不觉得这是他们的功劳,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要起带头作用,只是想自己要做什么而已。

做完,就结束,继续做下一件。

至于别人有样学样也这样做,他们觉得那是雷锋精神啊。

这个年代,人人都学雷锋呢。

愿意学他们的,说明那些人也乐于助人。

秋天他们升初中,盼盼和甜甜的功课也多起来。

对他们来说学校课程倒没有什么难的,关键他们自己给自己加课。

除了学校课程、跟着邵老大夫等人学中医、跟着顾家大哥学德文,甜甜加了一些外科课程。

课程是顾医生给安排的,他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只要他去医科大学上课,

甜甜就去听课,包括解剖课。

盼盼则让顾家大哥帮忙请了老师讲数理化,因为他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制药学,需要深耕化学,而他对物理和数学也感兴趣,自然也想学。

新课程一加,他们自然不能每天去学校上课。

所以升入初中以后盼盼和甜甜也不用陆绍棠和林姝出面,他俩自己去跟初中教务主任和班主任申请自行安排学习时间,不需要天天到校,但是会保证参加期末考试且保证成绩优秀。

若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自然不会答应,而这俩优秀自律、主动学习的学生,学校自然无不应允,只会心疼他们小小年纪如此辛苦,生怕他们累坏还要反复叮嘱他们劳逸结合、学无止境等等。

自此俩孩子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每日忙成个陀螺。

用方姥娘的话说,“我是不是好几天没见着盼盼甜甜了?哎,这俩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比他们爹娘还忙呢。”

别的孩子整天盼着周末、放假,那样就可以痛快玩耍,他俩却整天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了这个还想学那个,恨不得一天当几天用。

为了提防近视,一见面甜甜就给盼盼扎针,还对着镜子给自己扎,可给方姥娘和方荻花吓不轻。

你看书多了累得近视眼,你扎针有啥用啊?

不说自家人心疼,就连顾家大哥都心疼了,尤其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整天叮嘱顾家大哥好好照顾孩子,要随身携带好吃的,见面就投喂俩孩子。

他们总觉得俩孩子身上没肉了,刚长点肉就不见了,下巴越来越尖。

顾老爷子和邵老大夫商量着给盼盼和甜甜特制了针对两人体质的八珍膏,让他俩早晚喝几勺,补气血、养精气、安神助眠,能让他们在睡眠中更好的修复受累的大脑。

日子在忙碌中转眼过去二年。

81年夏。

今儿星期天,休息,林姝心满意足地睡了一个回笼觉。

自打搬进机关大院儿,这里没有起床号,林姝早晨的回笼觉就睡得特别香。

79年正月陆绍棠和陈燕明带队参加了南边边境反击战,回来就升职搬出军区大院儿,全家住进了首都这边的机关大院儿。

这边儿的家属楼是去年底新盖起来的,今年春天刚搬进来。

这片家属楼的设计有林姝的功劳,当初知道首都这边要盖家属院儿的时候她通过认识的美术建筑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她觉得新时代的家属楼要摒弃当年跟风苏式的筒子楼款式,那种公用水房、厕所,没有厨房只能在狭窄的楼道内做饭的筒子楼实在是太不方便。

这不符合机关家属院儿的档次不是?

她建议家家户户独立卫生间和厨房,面积可以分大小套。

反正都是根据工龄、等级分房的。

陆绍棠分了四室带卫生间厨房的,陈燕明分了二室。

原本陆老爹和方荻花想带着方姥娘回老家,林姝自然不肯,他们可以在老家

和首都来回住,却不能说回老家就不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