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 44 章 明末下1

第 44 章 明末下1

朱棣确实是有这个打算,而且赵宋的宗室不也是圈养的么?他们连藩地都没有呢,全关在京城里,怎么到他这里就是吸血虫了呢?

难道他的后代子孙特别能生?

[勋贵,之前讲过的土木堡,被朱祁镇这个碳基生物给一战送没了,从此基本没出过什么正经人了。

至于外戚,那更是一个个小门小户出身,在朝堂上没一点根基。]

朱元璋现在已经气炸了。

怎么就小门小户了,他可是把开国功臣基本联姻联了个遍!后世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还有!成祖到底是谁!

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敢抢他标儿的皇位!站出来,现在立马站出来!

他好伤心,亏他还以为标儿文治武功样样行,结果全夸错了对象,怎么会这样。

朱元璋咬咬牙,标儿是个好孩子,自己一定要让他继承大统,他到要好好观察一下,是哪个儿子有不臣之心!

[所以盘算下来,皇帝能用的只有宦官这个家奴了。

虽然太监大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明朝

() 的太监是藤蔓,只能依附皇帝,不可能变成晚唐那种大树。

明武宗时期的刘瑾厉害吧,也是一手遮天,把朝堂搅和的翻天覆地,可正德显他烦了没用了,一张小纸条手诏就能让他束手就擒,活活剐了三千多刀。

所以就算宦官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对皇帝来说,只这一个优点就够用来对抗外廷那些文官集团了。]

朱棣点点头,是个好主意,郑和不就是个太监么?

[所以从成祖起,明朝的皇帝不停地折腾内廷,先后搞了东厂、西厂、内行厂等各种机构对抗文官。

魏忠贤就提督着东厂,所以拿捏百官把柄不在话下。

但崇祯处理了魏忠贤之后,没有好好经营锦衣卫、东厂这种直属于皇帝的机构,成了权利真空,迅速被别人把持,他自己则成了个聋子瞎子。]

崇祯被太阳晒的有些难受,但他脑子却越发清醒过来。

没错,他悟了。他为什么要自废双臂?回去就好好整饬一番!

他身后的内阁官员互相看看,都从彼此的眼神出看出了担忧。

陛下不会又要重启东厂的职能吧?这要是认真起来,那他们这些京官还活不活了?

[崇祯二年,陕西大旱,而且是千里赤地极为严重的那种。朝廷本来就在到处打仗,年年亏空,哪里有钱去救助灾民,开仓放粮呢?于是整个陕西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了。

原本只是星星点点的流民起义,一下子变成了燎原大火,烧的西北地区更加动荡。

这时候,关外的建奴也瞅准时机,绕过山海关,从察哈尔蒙古寇边,肆虐蓟州地区,夺了永平四城,就在京畿的眼皮子底下晃悠。

一般来说,如果是三方实力周旋的时候,都是拉拢弱的一边,对付强的一方。三国演义里,也是孙刘联盟,对付曹魏这个庞然大物嘛。

对大明来说,辽东的建奴是当仁不让的强敌,需要全部精力去对付的那种。为此,我觉得可以拉拢流民起义军或者蒙古,至少可以避免两线作战。

尤其蒙古和建奴是世仇,大明和蒙古打生打死二百多年了,但当建奴崛起的时候,林丹汗还是毫不犹豫站在了大明这边。

可明廷上下那种天.朝上国的思想很严重,放不下包袱,拉不下面子,完全拒绝了蒙古的联盟请求,闹了好大的不愉快。

最后林丹汗打不过建奴,一路西逃,最终死在了青海,而建奴则是完全接受了东蒙古的势力范围,时刻威胁着燕云一带和辽西走廊。

对于流民起义军也是这样。

崇祯想的是“攘外必先安内”,关键是大明现在有安内的土壤么?

没有,到处都是流民,只要给口吃的,立马就能拉起上万人的队伍。而且剿灭流民军刚刚有点成效,建奴必定找准时机来寇边劫掠,逼得大军回撤,让流民军能喘口气,接着发育。

就这样不停地两线作战,好好的人也要流血流干净了,何况大明。]

这……崇祯

想起来当初蒙古来请求联盟的事情,朝臣言辞义正的表示应该拒绝,只接受朝贡,绝不能接受平等位置的结盟。

他也觉得,不应该失去了大明的气度,毕竟他祖宗就是靠驱逐鞑虏才君临天下的,现在他要是和蒙古媾和,岂不是要让天下非议?

所以他从善如流的拒绝了。

谁知道又被批评了!

唉,做皇帝好难。

[其实,崇祯也是想过要结束两面、甚至三面作战这个状况的。只不过是在他被数次寇边,君王威仪荡然无存之后,他才发现:打不过,建奴真的打不过。

于是他悄悄派了陈新甲去跟已经改国号为“后金“的建奴议和。结果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顿时群情激奋。

老百姓被建奴劫掠,受了许多苦,不愿意议和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朝廷官员、那些整天议论朝政的生员举子也跟着义愤填膺。

他们这些清流反对加税、反对议和。你要是问他们不加税没有钱打仗怎么办?不暂时议和打不过怎么办?

他们会引经据典一大堆,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反正你朝廷没钱没兵打不过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就是反对。]

听天幕调侃那些清流文官和一些不知所谓的生员,崇祯的心里竟然觉得一阵爽快,好似在这大太阳底下刚吃了两块冰一般。

真想去看看那些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国子监那些生员的脸色。

都察院的部院里,大家也在观看天幕。因为天上的仙子评论了不少当今圣上胡乱搞出的那些事,他们还觉得这天幕是青天大老爷。

以往不知道要他们废多少口舌。

结果没想到自己这些人既然也会接二连三的被点名批评。

“这……这天幕的意思,岂不是说我等空谈误国?”右佥都御史颤颤巍巍。

“总宪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哼,老夫已经决意辞官了,这大明的官,不做也罢!”

就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这位被尊称为“总宪”的左都御史摘掉头上的官帽,非常潇洒的挂冠而去。

右佥都御史抖得更厉害了:“咱们……”

有些话他不能说出口,但众人也明白,大明都要亡了,他们还要做官么?

[这时候,就能看出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的一大毛病了,而且这个毛病对于上位者来说,是致命的。

那就是,怕担责任,怕身后名受影响。

物议汹汹之下,崇祯竟然不敢站出来说一句:朕决定先和东虏和谈,专心剿灭,休养生息,修于内政。

而是让陈新甲给他背锅,然后把人给杀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太怯懦了。”

虽然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崇祯简单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会那么做。

竟然不对么?

[崇祯这么搞,谁还敢给他卖命?荣华富贵不说,随时随地命就没了。何况陈新

甲又不是宦官家奴(),他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文官集团的一员。

还有一件事,也能看出来崇祯的为人。]

[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国库真的一点钱都没了,当时的首辅薛国观就建议崇祯逼勋贵纳捐。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都知道那些大宗室、大勋贵富的流油,可人家世代与国朝休戚与共,不到最后也不好撕破脸。

崇祯想了想,把目标瞄准了武清候李国瑞。

当时,李国瑞的庶出哥哥由于没有继承到财产,就上书说自己父亲留下来四十万两银子,他虽然是个庶出,但也理应得到二十万两。现在,他就把这二十万两捐给国家!

这其实和万历时期的楚王案相似--挖个坑哈哈哈。

这个庶出的哥哥是为了恶心李国瑞,但薛国观觉得是个好机会,就跟崇祯说:干脆就跟李国瑞借这四十万两银子,还不还的再说。

崇祯照做了。但李国瑞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摆烂,耍了一招无赖,把财产藏匿后,拆毁了自己的房子,然后把珍宝古玩放在街上变卖,表示自己一无所有。]

武清候……朱元璋不记得自己封过这个爵位,应该是后世封的。

这些勋贵后代,真是不像话,该杀!

可是不世袭,又怎么筹他们开国的功劳呢?

[崇祯当然很生气啊,觉得这李国瑞这明摆着在恶心自己,就把李国瑞世袭的武清候爵位给取消了。

没想到李国瑞是个菜鸡,竟然又气又害怕,就这么一命呜呼了。朝廷勋贵和外戚们一片哗然,人人自危。

没过多久,崇祯帝的皇五子病了,外戚们买通宦官和宫女,说万历他妈孝定太后死后成了菩萨,在天上指责崇祯对外戚家太苛刻,要杀死崇祯的所有皇子,先杀皇五子。

宦官宫女们把这个故事传起来,说的煞有介事。

崇祯一开始半信半疑,结果外戚买通了乳母,教年幼的皇五子当着崇祯的面说了几句谶语。

又过了几天皇五子果然病死,崇祯害怕了,赶快把李国瑞的儿子封为侯爵,把所有抄家来的财产都还给李家。

不管是崇祯真的很迷信,还是看懂了这是勋贵外戚的威胁害怕了。总之,他退缩了。

他不仅退缩,还把薛国观推出去顶罪,来平息李太后……呃,平息勋贵的怒火。

薛国观死后,崇祯抄家抄出九千两。但再也没有官员敢谈论找勋贵借助的事情了。]

现在是崇祯三年,自然那个皇五子还没有出生。

但崇祯清楚的知道,什么李太后转生成菩萨都是扯淡,即便是真成了菩萨,也该保佑大明,保佑他这个曾孙子才对,而不是娘家拿早就血缘淡了的侄孙子!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这群勋贵竟然胆敢把手伸到皇宫里,伸到他身边,甚至于谋害皇子!

那明天是不是就敢弑君?

朱元璋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显然十分震怒。

() 他刚刚还在想武勋世袭的问题,结果这些武勋和外戚的后代竟然这么大胆?!

不想着为国出力也就罢了,竟然胆敢谋害皇子。

还有前面那两个死的不明不白的落水皇帝。

好哇,真是好。文官、武勋、外戚,竟然没一个靠得住的好东西!

[后来到了崇祯十七年,大明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崇祯没办法,说只要捐钱就加官进爵,基本就是卖官鬻爵了。

就这,崇祯还怕没人响应,就去让太监联系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让他出钱捐助,朝廷就把他的伯爵升级到侯爵。

周国丈说啥呢?“坚谢无有()”,翻译一下就是:谢谢,婉拒了哈。

这个太监还挺忠心的,就放声大哭说:“连国丈你都这样,国事去矣。▎()▎『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赖在周奎家不走,非要他捐钱。周奎没办法,被逼急了,就捐助一万两。

此时周皇后捐助五千两,内臣大珰王之心、曹化淳等也捐助万两,大学士魏藻德捐助五百两,太康伯张国纪捐助两万两。

官僚勋贵们捐钱者很少,百姓却纷纷捐钱,慷慨解囊,有一个六十多的老人,到户部捐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

多少呢?四百两,崇祯知道后封他为锦衣卫千户。

最后捐助筹集到二十万两银子,全部发给京城守军。

但此时的大明大势已去,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在城下。城中的京营就算拿了钱也无心应战,很轻松的就破了城。

重点来了,破城以后,大顺军全城拷晌。就是抄家吃大户,而大顺军从大珰王之心家里抄出了十五万两,国丈周奎家里……抄出了五十三万两。]

周皇后手一抖,多…多少?

五十三万两!

崇祯十七年,距离她当皇后不过十七年,距离她当信王妃也不过十八年,他怎么弄到那么多钱的?

周皇后想起来,上次自己的父亲来宫里看自己,见到她为了响应陛下节俭的号召,所以亲自在宫里织布时,那意味不明的眼神。

周皇后心里愤恨不已,她这个女儿在宫里节衣缩食,父亲却在宫外花天酒地,四处敛财,一点都不体恤他们夫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