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 59 章 明末下(完)

第 59 章 明末下(完)

第59章

文华殿。

坐在崇祯下首的大臣们一片寂静,就连卢象升也被这句“贱骨头”噎住了。

毕竟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

好半晌,韩爌才颤颤巍巍的叨念了一句:“有辱斯文!”

韩爌说的是天幕骂人,但一旁已经有大臣开始想象天幕所描述的建奴入关后的惨烈景象。

分毫不差的催缴赋税,甚至是差一厘都要革除功名!

“鞑子就是鞑子,简直残暴!”

一旁立刻就有人小声附和:“比蒙元还不如……”

卢象升常年习武,听力十分好,不禁暗暗翻了个白眼。

他转过头微微一躬身,压低声音道:“陛下,人心可用。”

崇祯轻轻冷哼一声,明白他的意思。

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什么仁义道德,什么华夷之辩,都不如当高高在上的老爷来的实在。现在听到建奴入关是这个德行,他们才知道怕!

崇祯要不是手里没兵,甚至也想搞建奴这一套给自己出出气!

可没办法,他还是大明的“仁君”,不能学蛮夷那一套,不然这些人怕不是立马就得打开城门恭迎那些“闯王”。

崇祯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天幕的垂训你们也听到了。正如那顾炎武所说,若是那建奴入关,那就不单单是亡国,而是亡天下!到时山河破碎,九州腥膻,黎民有倒悬之危,士林受鞭挞之苦。朕纵然挂在景山的歪脖子树上,也闭不上眼睛啊。”

殿中大臣们齐齐起身,拱手道:“陛下仁善!”

皇帝给了他们台阶,他们自然也要表表忠心。

韩爌这个次辅就站出来,代表内阁,真情实感的说:“陛下,所谓君辱臣死,臣等虽是朽木之姿,却定会竭力护陛下周全,必不会重现那不忍言之事。”

众位大臣跪倒在地,齐声附和。

崇祯看着满殿的人,就连让他罢官了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兵部尚书梁廷栋都伏在那里。

这里有几个人是真心,崇祯也不在意了。最起码,有了这个共识,今后他行事的阻碍会少一点。

天幕,果真是来保佑他的啊!

隔了一会儿,天幕上的画面又开始动起来。

【不好意思,刚刚情绪有点激动,骂人是不对的哈。

可话说回来,讲明末的历史,能有几个不激动的呢?实在是垃圾太多,无法分类的那种。】

【说完带清是怎么整治纳税问题后,我们再来说说带清是如何打断天下士庶的脊梁骨的。

没错,就是——剃发易服。】

大臣们只觉得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剃发易服……好像前面有提到过这四个字,但是当时他们都被三大案给夺走了注意力,所以自动忽略过去了。

怎么,这建奴横征暴敛也就算了,还要强行推行胡风?!

另一时空,朱元璋紧紧皱着眉头盯着天幕。

经过蒙元百年统治,现在的中国从语言到风俗再到服侍,无一不受到蒙古胡风的侵袭。就在上个月,他还严肃的下了一道诏令,令百姓不得习胡风。

怎么蒙古跑了,女真又来搞一套不成!

【何为华夏?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但满清就是要把这两种都给你改了。】

朱元璋:!!!

大明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也是他最重要的成就,而这个大明不单单只是一个新的王朝,更是赶跑了蒙元,恢复汉家风俗衣冠的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天幕告诉他,大明这两百多年都白干了?!

【元朝占据中原花花世界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奢靡腐化的速度却很快。

到了元朝中后期,天下流行的衣冠已经并不单纯是蒙古的传统服饰,而是一种结合了西域、中国和蒙古的审美,再加上汉地的工艺、原料所形成的产物。

因此在明初时,人们的衣冠也继承了这种“元朝服饰?()?[()]『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有大量的胡服元素。尽管朱元璋曾经实施各种禁令试图摒除胡风,但百姓因袭已久,且部分胡服本身设计合理,样式花哨,也得到明朝统治阶级喜爱,因此屡禁不止,从明前期的出土陶俑和画像就能明显体会。】

天幕上出现几个形态各异的小陶俑。

朱元璋一眼就认出来,与时下大部分人的穿着无异。一个老爷模样的陶俑穿着红缨翻檐帽、弧襟圆领袍站在那里,还围着一条围脖。

一旁有一个牵马的陶俑,则是穿着立领中衣和腰褶罩甲,头上带着一个红缨笠子。

【而整个明朝两百多年,随着不断强调华夷之分,到了明中期以后,很多继承自元朝的胡服样式后来不是淘汰,就是改造成别样。

在明末,中国已经恢复了宽袍博袖的旧制,这些红缨翻檐帽、红缨笠子、折角襟的圆领袍、甚至穿着在圆领袍之外的短袖对襟衣等服饰基本已经消失了,百姓不再穿这些制式的衣服,自然也不认可它们是汉家衣冠。】

朱元璋很欣慰,他点点头道:“自该如此。”

【但满洲服饰不同。

当初蒙古被打回漠北老家之后,再也不能随意享受那些丝绸锦缎,也没有了心灵手巧的织工绣娘给他们做衣服,自然无法维持元朝繁复华美的衣冠。

所以明末时的蒙古服装,受制于草原蒙古社会较落后的生产力,在裁剪上大为简约,衣料也恢复到宋时“氊毳革”的旧貌,和元朝大不相同。

明代萧大亨所著《夷俗记》记载蒙古帽衣:“今观诸夷,皆祝发而右衽也。其人自幼至老,发皆削去,独存脑后寸许为一小辫,余发稍长即剪之。唯冬月不剪,贵其暖也......其帽如我大帽,而制特小,仅可以覆额……制以毡,或以皮,或以麦草为辫,绕而成之,如南方农人之麦笠然......衣以皮为之。近奉

() 贡惟谨,我恒赐之金段文绮,故其部夷亦或有衣锦服绣者。其酋首愈以为荣也……()”

简而言之,就是一朝回到发达前。

自元朝以来,女真逐渐蒙古化,所以满洲衣冠并不是一种原生的“女真衣冠?()?[()]『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反而在最初的时候大致等同明末的蒙古衣冠。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为了联合蒙古,也经常强调蒙古与女真衣冠骑射类同,所以剃发易服这个政策并没有对蒙古强制执行,就是因为这本来就是儿子学爹啊哈哈哈。】

崇祯看向一旁的卢象升,卢象升盯着天幕仔细辨认了一下,回道:“回陛下,确实与现今建奴的发饰颇为类似。”

【现在的有些人啊,看到明初胡风没有除尽时的那些衣服,跟最初的满洲服饰有一些相似的款式,就在那里狺狺狂吠,说什么:“这就是汉服本来的发展方向”。

这么能洗地,不去扫大街可惜了。】

朱棣很生气,他怒道:“我汉家衣冠巍冠博带,怎么能是那些披发左衽的蛮子能比的。”

朕倒要看看,是谁说这种背祖忘宗的屁话!

【其实在带清还没入关的时候,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辽东地区的剃发易服政策就执行的很严格。

原因也很简单。

在辽东的汉人,无论是沦为包衣阿哈——也就是家奴,还是作为普通庶民,在样貌上和他们保持一致,就能在交战的时候让明军分不出来,会被袭击后金地界的明军不分良莠地斩杀。即便逃归明朝一方,也容易被明军士兵以为“投虏”而杀良冒功,被迫依附于后金,断绝复归母国的念想。】

杀良冒功,确实是边军讨赏的一种手段,因此辽东的那些汉人甚至更畏惧大明的边军而不是建奴。

这一点,崇祯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在此之前连养兵都很艰难,更没办法进行这种深入管理了。

【这样的政策能够实行,一方面是因为后金开始处于明朝及其属国的朝鲜包围之下,且明朝不断实行堡垒推进战略,并从海上对后金国土加以袭扰。极大的国防压力让后金长期保持危机感,为了避免“变生于内”,防止治下汉人与明朝联系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政策执行态度十分坚决,毫不妥协。

再加上辽东汉人本来就比关内就少得多,又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屠杀,即便包含历次入关从内地掳掠的人口,也尚未达到后金管制和约束的能力界限,因此也不担心无法压制由此产生的反抗。】

一边听天幕的讲述,崇祯一边翻出了之前记录的地图,发现确实如天幕所说,辽东被山海关、蒙古和朝鲜包围在其中。

朝鲜有多废物看看万历时期的倭乱就知道了,那是一点都指望不上的。还是要靠辽南的东江军,才有可能袭扰建奴的后方!

崇祯本来想让卢象升抄了张家堡之后拱卫京畿地区,毕竟天幕已经说了,建奴会有五次叩边来劫掠。然后让孙传庭去治理那些民变。记得天幕说过,闯王高迎祥就是孙传庭擒获的,李自成被堵

() 在山峡也靠他的策略。

但现在……崇祯有些犹豫,他在考虑要不要让孙传庭去重建东江军,先全力对付这些建奴!

【但是入关之后就没那么简单了。

事实上,不仅是带清,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极其看重衣冠制度。而我带清需要统治大量与己衣冠形式不同的民众,所以更加具有高度敏感性。

带清刚入关的时候,多尔衮就曾质问冯铨等人“到底是念你旧主()”,并说“比如封赏如今亲王,你们未必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而衣冠发式这种高度敏感性的形式,也就被带清视为区别明朝与清朝的重要制度,因此在清廷重下剃发令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强调“明制”与“本朝制度”。】

朱元璋问向刘基:“爱卿有何看法?”

刘伯温起身拱手道:“陛下,臣读史书,发现金朝在占领中原后,也出过类似剃发易服的政策,也是民变四起。只不过那时的南宋尚且有北伐的斗志,在江南虎视眈眈,金朝为了安抚民众,所以取消了。之后金朝迅速腐化,蒙古猛然崛起,金朝再也没机会实施了。”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受教。

他也要严厉执行去胡风的政策才行。

【崇祯十七年的五月初二,也就是李自成的永昌元年、带清的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北京,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要求其治下所有内地州县全部实行剃发易服。

可以看到,清军入关后,最初的剃发易服政策与入关前并无不同,以是否剃发为判别叛逆的标识,显见对不剃发者极度不信任。

然而关内的百姓对此反应极其激烈,如京东三河民众就起事反对剃发。

本来明末朝廷烂成这个样子了,百姓对谁当皇帝都无所谓,从百姓到士绅都不想伺候他们老朱家,觉得谁来都比这土鳖暴发户强,所以闯王来了他们跪迎,李自成跑了,他们又对辽东建奴望风而降,只希望能结束战乱,踏踏实实过日子。

结果一听说要剃发易服,大家伙全都气势汹汹——变成建奴那副鬼样子,死了下葬都没脸入祖坟啊!所以一开始投降的北地汉人开始不停的反抗。北京城的那些大臣也在不停的上奏,找各种理由劝阻多尔衮这位摄政王。

这些扑不灭的民变和朝廷反对的风向,迫使多尔衮在仅仅二十多天后,也就是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暂缓剃发。】

另一边的朱高炽也给自己的老爹科普了一番金朝的操作,朱棣听天幕上的满清,愣住了:“竟然能如此相像?”

【而且当时清军入关并非凭借自身实力击败明朝。

即便在松锦之役消灭明军九边十余万主力之后,清军依旧在崇祯十六年败于宁远,对于攻克山海雄关,一劳永逸的进踞关内并无把握。

直到听闻东征的李自成大顺军攻陷北京,灭了大明,连崇祯都自挂老歪脖子树的时候,清廷上下才大为震动,急忙倾全国之兵与之争雄,并在反对大顺政权革命政策的吴三桂以及华北缙绅的支持下,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才

() 得以在一片石击败大顺军,轻松进占河北、山东。

对,大家没听错,带清入关,打的是“为崇祯报仇”。】

崇祯呆滞片刻,然后勃然大怒:“朕用不着!”

恶心,现在就是觉得十分恶心!

崇祯气哼哼的把辽东地图甩到一旁,但瞬间瞥到一个地名“宁远”。

对了!崇祯十六年,按理说那时候大明应该已经油尽灯枯了,竟然还能打败建奴!

天幕分析过,农民起义最重要的是吃不饱饭,他就算是诏安了也没法变出来那么多粮食来安抚这些饿鬼。士绅可不好对付。

但建奴不同,现在听了建奴所作所为,他就能和这些士绅达成一个共识,尽管里面有许多虫豸蠹虫,但局面会比以前好。

先解决建奴,再修整内政,平定民乱!

一步一步来,他不想当亡国之君!

【如果这时候失去民心,陷入“人民群众汪洋大海”之中,带清显然没有把握在与依旧据有四省之地的大顺,和剩余半壁江山的南明三方角力中胜出,因此不得不暂时“妥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剃发易服命令是多尔衮的本心。

事实上,顺治元年的七月,多尔衮在回复山东巡按朱朗鑅,希望新补监司三人用明式衣冠的奏疏时,就说“目下急勦逆贼,兵务方殷,衣冠礼乐,未遑制定。近简用各官,姑依明式”。

“姑”,就是姑且,可以看出来多尔衮答应的颇为勉强。毕竟清廷是想要统治中国的,想要“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

只不过那时候带清还只是三分天下,明廷这边的降臣上奏的时候,用的理由也是江南那边还没平定,大多数百姓都在观望,您老这时候整这种花活,就把江南的民心给吓跑啦!】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就是遗臭万年的孙之獬。】

孙之獬……崇祯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这不是那个哭太庙的阉党么?

【孙之獬是天启二年的进士,甚至还考上了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按理说清流路线妥妥人上人。但是吧他这人怎么可能甘于清贫寂寞的翰林院呢?于是就巴结魏忠贤,成了阉党,风光了好几年。

崇祯继位后,对阉党那是大举反攻倒算,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这本书因为是党争的产物,所以客观性存疑,up不做评论。但是孙之獬真不愧是魏忠贤的孝子贤孙,他居然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去了……然后就被罢官削籍回老家了。

带清来了,孙之獬觉得自己的好日子也来了,于是舔清舔的不遗余力,毫无节操。多尔衮这边刚第一次下剃发令,大臣们都在上奏据理力争呢,人家孙之獬欢欢喜喜的焕然一新了。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

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咱就是说,软骨症是种病,得多补钙。】

?八扇屏风的作品《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崇祯抖着手,大声斥责:“简直是无耻之尤!”

殿中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这些大臣有东林党也有阉党,可即使是阉党,也觉得孙之獬太过于丢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他说好话。

次辅韩爌直接站起来上奏道:“臣怀疑孙之獬有通虏之罪,奏请将孙之獬打入大牢!”

崇祯本来还犹豫,不应该用未发生之事来定罪,但听韩爌说的是“通虏”,他立刻就同意了。

只不过大理寺根本没抓到人。

孙之獬被罢官之后没有回到山东老家,而是一直住在京城小宅子里,想着风头过了能不能疏通一下关系,起复当官,毕竟自己也是考中过庶吉士的清流老爷嘛。

等到听着天幕这长篇大论下来,他心里的想法渐渐改变了,既然日后是关外的建奴的入主江山,他为啥还要伺候老朱家的皇帝?因此他当机立断,打算明天就出发去辽东,凭自己这一身学识,那奴酋黄台吉还不得对自己礼贤下士?

没想到天幕竟然能提到他。

听着听着,他感觉有点不对劲。

【孙之獬自然恼羞成怒,便上疏提议让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加快执行。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新朝雅政嘛。

于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孙之獬是满清剃发易服的第一大功臣。

就是因为他,让千千万万的汉人流血漂橹。】

孙之獬还在愤怒那些降臣嫌弃他“媚上”,呵,都是降臣,装什么清高,搞得又当又立的。他明天就去列东,混个大官,到时候跟着建奴入关,这些嘲笑他的人说不定还要卑躬屈膝的找他来求个一官半职呢!

只是美好的未来还没畅想完,他就听见外面的胡同传来吵嚷的声音。

“快!”孙之獬来到前院指挥小厮,“快把门关上!”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周围许多民宅的百姓都围了过来,轻而易举的就冲散了门口的小厮,抓到了孙之獬。

京城的百姓也在一直观看着天幕,只不过大部分时候说的内容他们都听不太懂。

但大家明白,大明快完了,可新的天子居然是关外那些女真野人!

他们每年交那么多辽饷,最后竟然还是让这些蛮子打了过来!

不仅如此,这些辽东蛮子进了京城后,居然还要搞什么剃发易服,让大家都变得跟他们一样!

百姓们没办法去打建奴,还不能去打这个背祖忘宗的孙之獬?于是周围知道他住在这里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气势汹汹的把他给绑了起来。

【不过大家先别急,孙之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顺治三年秋,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衣锦还乡。

这不是巧了么?就是你小子提议多尔

() 衮一定要坚决执行剃发易服的是吧?不要脸的东西,连人都不想做了,非要当禽兽是不是?没关系,你农民爷爷帮你把头发续上!

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示众街市。愤怒的百姓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惩罚其献媚清廷,创下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然后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up在玩《帝成2》这款游戏的时候,看到过孙之獬,六维属性全是1,没有比这个更差的资质了,简直是刷到了都嫌晦气的程度,可想而知制作组有多恶心他。

游戏还有一个跟他一样六维都是1的,是刘豫,就是那个在金朝手底下当儿皇帝,建立了伪齐的“太.祖”。

都是小垃圾。】

住在胡同口的一个凶悍大哥拎着一把砍柴刀,对大伙道:“天上的仙女已经说了怎么惩罚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咱们难道不应该照做么?”

孙之獬慌了,他立刻辩解道:“你们抓错人了!我根本就没见过多尔衮!你们睁开眼看看,我头发都是真的!”

大哥把砍柴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胁他不要乱动,然后脱下自己的臭袜子塞到他嘴里,冷笑一声道:“你是说天上的仙女会陷害你不成?!”

一旁的矮个子道:“大哥!俺问了他家的小厮,说是这个狗东西刚刚还让他们收拾行李,打算明天就去辽东!”

听到这话,大家伙更加确认了眼前这个士绅老爷打扮的人不是个好东西,于是纷纷去找绣花针,要执行仙女的话。

等到大理寺的人赶到的时候,只见孙之獬被扒光了衣服,身上被扎的千疮百孔。

“孙之獬,你涉嫌通虏,案子犯了,跟咱们走一趟吧,带走!”

【不过,虽然民间流传的剃发易服大功臣是孙之獬,但up我上面的分析大家也能看出来,不管有没有那个垃圾,多尔衮都会继续推行的,是有深层次的政治逻辑在的。】

【所以到了顺治二年,清军先击败大顺,迫使李自成放弃华北转进并意外死于湖北九宫山。又攻陷南京,俘虏了南明弘光帝。

感觉大局已定的多尔衮认为时机到了,先是六月初五日,敕谕多铎,下令“注册各处文武军民,尽令薙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然后六月十五日,正式对全国下达了剃发令。】

崇祯暗想,不知道这个弘光帝是哪位宗亲啊。

【这一次,清廷是真的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比如苏州的白头军,头裹着白布,誓死不剃发,和清廷抗争了二十年!直到康熙年间首领张三被俘虏,才宣告失败。

这一次的法外狂徒是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这样不屈不挠、流血流汗的武装抗争比比皆是,但最后无一类外都失败了。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真的不配当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