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却私下派人给太子送了封信,说自己当年受皇后大恩,才能成为禁军统领。
他愿意助太子一臂之力,甚至还做了旁人做不到的事,从冷宫中拿到皇后的亲笔信。
太子大受鼓舞,下定决心,这次他没找陈国公商议,他怕舅舅再一次劝他忍。
二月初二龙抬头,当天夜里,太子发动宫变。
持剑走到皇上身前,怒问皇上为何对他不满?为何要废他?为何要改立凌王?
得到消息的吴王带兵救驾,当他赶到宫中时,正看到疯皇后披头散发地冲出来,和太子一起扑向皇上。
谁也不知道疯皇后是怎么被放出来的?在一片混乱中,疯皇后被杀,太子重伤,皇上也受了伤。
太子临死前,皇上回答了他的话,他并没有要改立凌王为储君,也没有要废太子的打算,最起码现在没有。
番人和高丽的战事没平定之前,大夏内政需要稳。
太子疑惑,那他接到的秘信,收到的消息,难道都是假的吗?
不,是父皇在骗他,他临死前也不愿意跟他说一句真话。
父皇一直都是这样,话只说一半,让你去猜。猜对了是应该的,猜错了就是你的错。
太子看着头发半白,疯癫皇后的尸体,伸手握住了母亲的手,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们母子一同上路……
皇上下令彻查此案,很快黄统领被下了大狱,不过他一直喊冤,从未给太子写过密信。
昨夜之所以不在,也是奉旨去了皇陵,太子是如何突破宫防,皇后又是如何从冷宫冲到皇上面前,他真的一无所知啊!
皇上重伤,太子和废后草草下葬,陈国公被禁足陈府,虽然他也说自己不知情,但皇上明显不信。
吴王府中,地下暗室,吴王痛饮三杯,狂笑不止,终于,终于把太子扳倒了!
不,这可不是扳倒了,而是太子自己把自己作死了!皇上还受重伤,即便养好伤也活不了多少年。
莫先生真是手段多变,满腹奇诡,才智无双。
有他一人,可抵十万兵!且他出谋杀人,还能兵不刃血。
此计废除太子,明面上吴王不光没掺手,还有救驾之功。
哪怕皇上事后怎么查,也查不到他身上来。莫先生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利用丝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来办成大事。
吴王决定,不放莫修谨离开了。本来依约,扳倒太子,便让他离京。
但现在,吴王舍不得了,决定把约定改为,他被立为储之时,再放莫修谨离京。
他以为莫修谨会抗议一下,没想到他神色未变,一身青衫磊落,只笑道:
“那王爷要为修谨多备些药,只要王爷不嫌我有疯病,修谨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当长安的这些大事传到幽州时,凌墨萧正在带海军登乘风号试航,同时测试船上投石机的射程。
他没想到,对于皇上宣他回长安的密信,他还未做出回应,便发生这么多事。
太子就这样死了,死的也太过草率。
沈冬素都怀疑是什么奸计,故意诱骗凌墨萧回长安的。
不过在接到小盼哥的信之后,她再不再怀疑。同时暗想,果然小盼哥去长安,是为送太子上路的。
还连同把皇后那个真疯子送走了。小盼哥疯是因为病情影响,皇后就是真疯狂。
皇上没有为难东宫的人,甚至没夺太子儿子的封号,只是迁出东宫而已。
小盼哥说他暂时不回幽州,留在长安还在别的事要办。
沈冬素怀疑他是被吴王软禁了,不过凌墨萧说,若真是软禁,这封信也送不回来。
并且,莫修谨身边有王府亲卫保护,他真想离开,谁也困不住他。
看来长安还有人位列小盼哥的‘坑死名单’上。
这长安越发混乱了,但跟我们幽州没关系。
好笑的是,太子的死讯传开,北境的一些士族竟然跑来给凌王送礼。
不用说,这些定是太子党,如今墙头草一边倒,全部倒凌王。
凌墨萧对此没啥反应,送礼他就收着,毕竟养海军费钱啊!给钱为什么不要?
他也不会给那些太子党士族穿小鞋,因为他不屑,既不屑这么做,也对这些士族非常不屑。
以前士族能动摇国本,但现在嘛,只要有他凌王在,士族永远都想重振旧日辉煌。
等幽州律在整个北境施实,等如万书阁一般的学院,在各州建起,更多的寒门子弟,平民百姓能受教育。
士族不再掌握教育资源,在军、政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又不能像幽州一样大力发展工、商,他们只会沦落为普通富绅之流。
凌墨萧没有像庞先生以为的,趁势继续打压士族,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
幽州的发展就是掘士族的根基,这根基毁了,哪里还用他动手?只靠时间就能杀了那些愿意改变的士族。
对于长安之事,凌墨萧回应皇上的只有,送上重礼,同时言明与高丽的局面正是重要之时,他不能离开。
皇上没再写密信过来,看来是暂时放弃让凌墨萧回长安了。
沈冬素放心不少,开始准备迎接阿沅姐带的大部队到来。
姜宏庆幸自己年前离开长安,他说因为太子宫变一事,长安的勋贵简直是大清洗,死了不少太子党,菜市口每天排着队砍脑袋。
整个二、三月长安人都过得战战兢兢,生怕因为自己曾往太子府上送过菜之类的小事,被抓去砍头。
与之相比,幽州城天高皇帝远,消息在百姓之间传开时,已经到了三月中,大家正忙着春播。
如果死的是皇帝,事关国丧,百姓还会重视一些。但死的是太子,且凌王也没回长安奔丧,百姓只议论两声,就各忙各的。
沈冬素很满意这个局面,还是那句话,长安怎么乱我管不着,别影响我幽州就行了。
凌墨萧回来确实减轻了她的压力,可该干的活还一样得干,还要照顾龙凤胎,她每天依旧过的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