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放因此逐渐在北疆、在镇北军中站稳了脚跟。
都说知遇之恩大于天。
吴放能在北疆拥有仅次于郭佑宁的话语权,少不了郭佑宁的提拔。
但吴放却不是郭佑宁的人。
大概所谓知遇之恩,也是要分个先来后到的。
郭佑宁很不巧,是后提携吴放的那个。
头一个让吴放感恩效忠的,是许相逢。
接近郭佑宁,利用同窗情谊博得郭佑宁同清,成为郭佑宁的左膀右臂,从而获得足以左右北疆的权力,监视郭佑宁的一举一动,是他向许相逢报恩的方式之一。
或许在他看来,郭佑宁对他的提携,不是知遇的恩情,而只是他自己殚精竭虑地谋划后的理所应得罢了。
否则,上一世他也不至于做出,在郭佑宁被困之后,将郭佑宁独女郭佳软禁,以此胁迫羊城留驻的镇北军不要轻举妄动。
随后,他又以郭佑宁有遗令,纵然他在前方身死,也要守住羊城,守住北疆最后的防线的说辞,让留驻在羊城的镇北军不敢违抗郭佑宁的军令,率军支援漠城。
加之郭佳身在羊城,哪怕是为了保护郭佑宁唯一的血脉,在没有接到郭佑宁的增援令之前,他们也不敢轻易前往支援。
而实际上漠城数封求援信,郭佑宁数道增援令,还没进羊城十里亭范围,便被吴放指使马志安让人截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马志安被调回羊城后,也是受了吴放的提拔,才坐到了郭佑宁副将的位置。.c0m
最后郭佑宁上前线,却让马志安留守羊城,也是吴放的主意。
可笑的是,郭佑宁上前线之前,便知温哲茂大概率是不会留着他这个曾经心向端王的旧臣,此去恐将是有去无回。
于是,其临行前,便托孤吴放,让其二人无论如何保全郭佳,不求大富大贵,至少让其能安稳地过完一生。
却不想郭佳早就是被人盯上的棋子。
吴放让马志安以郭佳为要挟,郭佑宁遗令做借口,为得就是让羊城镇北军有所顾忌,明知前线凶险,也不敢轻易出兵增援。
而他让马志安扣下的那些求援信、增援令,最后都成了自己赶至北疆后,马志安怕死遂按兵不发,以致贻误军情的证据,给了自己名正言顺立斩马志安,发兵救援郭佑宁的立场。
也是因此,才让她得以在郭佑宁死后,迅速接掌北疆一切军政要务,一举在北疆站稳脚跟。
而他却是早就算准了,就算自己一到北疆就发兵增援郭佑宁,郭佑宁也撑不到援军到的那一刻。
这是许相逢作为曾经端王党羽之首,对温哲茂的投诚。
以整个北疆的兵权,以曾经自己手下手握重兵的第一大将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