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全能大画家 > 第630章 刻菊

第630章 刻菊

第630章 刻菊

深夜。

静悄悄的书房,一盏台灯。

椅子的高度不是很合适,顾为经索性就站在桌案边,对着身前的木料仔细的雕琢。

灯光照在镜面似的金属刀刃上,在茶墩的表面涂抹出一线变幻不定的流光。

顾为经第一次真正上手雕刻木料。

他抱着一颗虔诚之心。

顾为经特地没有选择任何复杂炫技式的刀法或者组合图案,而一笔一画的一点点的雕啄出了根丶茎丶叶丶花冠丶花萼丶花托。

做为练手。

他准备在茶墩的表面,去雕刻出一朵花来。

花绘是在创作重彩版画时,最为常见会融入雕刻之中的基础设计元素。

他以前在版画课上,雕刻的图案也以花绘丶树木,简单的小动物为主。

不同点在于,课在橡皮上刻绘的植物花卉,它们形状都接近于小孩子的简笔画。

比如松树。

以前学习版画的时候,它的主要结构便被替化为了两个上下垒起的大小三角形,外加下方表示树根的长方体。

也就是那种卡通画入门里的「幼稚园版」松树。

所谓的玫瑰丶月季之流。

刻法相对复杂几许,依然逃不出是一些基础的几何图案的拼接。

甚至为了让大家方便熟悉凹版丶凸版,阴刻丶阳刻。

老师教授刻法的时候,极少会出现圆形的元素。

所有的弧线都被简化为了横线丶斜线和连续的短折线。

顾为经现在刻的却是一朵满开的菊花。

花意悠远,端庄怒放的全菊。

国画体系下的诸多花绘中。

画兰花花意最难,画菊花,笔法最繁。

菊花不同于别的花卉。

紫藤花难点在于开的多,在于小花朵朵连绵悬垂如瀑的气象。

画一幅《紫藤花》图,往往要在画上堆积出漫卷的藤条花叶。

单论到每朵花的笔法,却是不难的。

藤为骨,花为肉。

紫藤花花只开五瓣,勾勾连连几笔,倾刻可就。

画的熟悉了,一两秒就能画一朵。

雍容大气如牡丹。

单瓣类牡丹的花瓣数量不定,每支花五到十片叶子。

双瓣类翻倍。

但牡丹叶片都大而饱满,花起来也不算复杂。

而玫瑰月季这样的,完全重瓣能有超过三十片叶子的,在国画里已经算是很多笔法很复杂的了。

菊花却远远不止于此。

菊花的讲究叫做「花瓣百卷,千瓣重盈」。

菊花每朵动辄有几百片花叶。

植物学意义上,菊花的花叶可呈现管状丶舌状丶绣球状,它属于无限花序。

人们所看到的枝头所缀着的千瓣菊花上,每一个花瓣都是一朵单独的小花,拥有完整的生态结构。

一朵花,一片叶子。

成百上千朵小花瓣蔟在一起,形成一朵绽放的大菊花。

泡菊花茶往杯中所放的每一颗菊朵,都是一束由无数支小花构成的一个整体的「花序」,而非只是一朵菊花。

所以。

画画的时候。

每花一朵菊花,就相当于画了整整一藤的紫藤花。

没有任何打稿,雕刻起来,更是费时费力。

几十上百支花叶堆下去,正常来说,刻不了一会儿,手臂就会酸软无力。

极易出错。

「有趣。」

顾为经用刀锋挑走长长的一丝木屑,抬起手,看了看自己的手,又认真的看了一眼手中的刻刀。

橡胶木不是啥质地坚硬的好木料,但这毕竟是全树上下,质地最为坚硬的树根。

有些时候,在版画入门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甭管是好木头烂木头,密度高的还是密度低的。

只要是原木,都显得太难了。

为了方便。

老师傅会用三夹板丶五夹板以及碎木屑压制成的刨花板交给学徒,让他们先拿去练练手。

就算是完全失去了木材原有特性结构的刨花颗粒板。

木头也是木头。

它雕起来的难度,也要远比刻萝卜或者刻橡皮难上太多了。

顾为经却鼻尖连汗都没出一丝。

他直接上手刻的就是木雕业内公认最难的木材部分,雕起来竟然这麽轻松写意,未免有一点显得太过不尊重人家大树根了。

好歹辛辛苦苦生长了二十来年了不是?

橡胶木的树根,论坚硬程度未必比红木丶橡木的树干好刻上多少。

可现在实在太轻松了。

顾为经意识到。

这种感觉,有部分是源自于手中的刻刀。

版画的最高境界是拿刀如持笔。

如果真的是用画笔画画,无论画国画的毛笔,画水彩画油画时所用的软笔,当代画家所常用的工具,与几百年前达文西的时代画室里的工具,甚至是和两千年前两汉时代人们所使用的毛笔,都没有啥本质区别。

形制上稍稍有所变化。

多了一些如榛形笔,扇形笔这样的特殊笔刷。

除此之外。

画笔还是原来的那只画笔。

如今倒是常见一些尼龙材质的软笔。

就绘画角度而言。

无论从弹性丶吸水性丶颜料的保持性,哪怕是从画笔的「风雅格调」高低来说,艺术家们都是更喜欢用老派的狼毛丶羊毛丶猪鬃或者貂毛这样的自然毛料。

在一点上。

东西方画家没有任何区别。

吴道子或者透纳穿越到今天的画室里,肯定会有所惊奇,但整体的绘画感觉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几百年的时间。

绘画工具的提高却很小。

事实上,软笔画是一种高度成熟的绘画系统,也没什麽需要改变提高的空间。

雕刻就是另一码事了。

顾为经手中的刻刀都是最基础的款型,顶多是不像是老一代顾老爷子他们小时候用来削铅笔的一块大铁片做的三角刀那麽敷衍。

却也只是网上卖6000缅币一把的普通大陆货。

但就是这相当于几根蜡笔价格,洛氏硬度HRC59的现代高碳合金刀,也要比陆子冈经验里那些精挑细选所挑捡出来的,当成宝贝收藏的上等刻刀要更好用,下刀更稳定。

韧而不软。

硬而不脆。

两把刻刀之间所间隔的是三百年文明的代差,也是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代一代冶炼制钢研究的智慧结晶。

总的来说。

顾为经如今这种篆刻时的轻松之感,有三分功劳可以归结于手里的工具,剩下的……九十七分,那自然是传奇级技法的牛逼之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