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简却问邱连志。
“一样,周家还只有四座炭窑。”
“周家兄弟说,一窑出四五十斤炭没问题,一个冬天下来也有几千斤炭。”
“镇上卖到十文到十五文的价。”
“不比产粮差了,新谷子一斤也就是十二文,卖到十五文时还是极好的收成,麦子也差不多。”
而种粮要田,北山村最缺的就是田。
烧炭窑没那么占地方。
虽然砍木柴辛苦一点,但一年有半年是可以烧炭窑的,只不过想要烧好就看经验了。
唐简听了三舅的解释,心中又愣了愣。
一开始她以为是烧窑人家的小心思,故意把别人的炭窑做成这样减少出炭率。
没想到烧窑人家自己也是这种小炭窑?
一冬就产几千斤?
这么小打小闹能叫赚钱?
她还打算攒一大批炭,明年带去京城呢。
当然,最节省成本的办法,是在京城外再烧,就近运往京城铺子里用。
这里的炭窑,就近供应东阳州府县镇各家福全酒楼,就能保障一大笔销量了。
几千斤?根本不够分的。
镇上炭价只能卖到十五文么?
那她只能提升出炭率和卖相,争取卖到二十文的价吧。
唐简心念转了转,没有再提那炭窑不太合格的事情。
只道:“这窑太小太少,出炭量也太少,不够攒货。”
“哈?”邱连志听愣了。
他还想着六座窑比周家兄弟的还多,又是提前开窑烧炭的,肯定能出不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