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夕月没留意七阿公的态度,和阿婆说一声就扶着邬天朔走了。
等到俩人都走远了,七阿婆才回头问:“老头子,你觉得那小子的腿还能好?我看这双腿是不顶用了。”
“嗯,哼哼。”七阿公连比划带发音,说着只有他老婆子能听懂的话。
七阿婆就笑了,说:“那咱俩打赌,看看那小子到底能不能继承你的衣钵。”
乔夕月他们挽着胳膊走着,可不知道邬天朔还真的被那两位老人给看上了。
村子确实不大,但是每家每户距离都比较远,从东头走到西头也得用些时候。
加上村里的主路是一条坡路,邬天朔拄着拐走的更慢。
昨天晚上来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看热闹。今天他们俩再出来,倒是没有引起围观。
不过每路过一户人家,这家的人看见了就一定会出来和他们打招呼。
那两个大点的孩子还跟着他们走了半天,不停的问东问西。
乔夕月喜欢孩子,耐心也好。说说他们打哪儿来,说说他们为啥留下。
也不算是谎话,真真假假的当作哄孩子玩儿了。也算是给那些有心听的村民一颗安心丸儿。
既然想要在这里住下,那就要搞好关系,别互相猜忌。
这里不排斥外来的已经很好了,谁又能没点戒心和好奇心呢。
只要不是太隐私的问题,乔夕月都大大方方的回答。
有拐弯抹角想要打听什么事的,乔夕月也一律好好的应答。
走了小半天,和村里的人也都算熟识了。
乔夕月东一句、西一句的打听,也拼凑出这个村子的来历和现状。
这村子最开始就是一帮逃难的人,带着家眷、老小觉得这里天高皇帝远,也没有赋税和灾祸,就留下来了。
距离这里两座大山之外就有个县城,一来一回得走四五天,但也不算是太闭塞。
至于村里的青壮年比较少,是因为村里几代人繁衍下来,都沾亲带故的就不能通婚了。
偏巧最后这两代人女孩生的多,就都嫁到了外面。
剩下的几个小伙子在村里也不好找媳妇,就到县城里去做伙计、做帮工。出把子力气能养家,也都不回来了。
这样的村子,如果没有新生血液、也就是外来人的加入,估计要不了两代人也就结束了。
所以乔夕月他们来了,还有意要留下,这里人其实是欢迎的。
心里有了底,乔夕月才和邬天朔表示想要在这里盖间小房子。或是问问谁家有单独的房子可以卖给他们。
屋子小一点没关系,反正他们小夫妻就两口人。但最好有院子,还能朝阳。
左右和邻居不要太近,以免日久犯口舌,但也别孤立到村子外面。
村里最大的孩子、就是住在最里头那家的男孩说:他们家后面还有块地方可以建房子。
还说可以领着他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