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尚书对上官静的劳改计划,还真是挺感兴趣的。毕竟户部钱耙子不是浪得虚名,送人入教坊司的确算是无本买卖,可架不住许多犯官家眷宁死也不愿意去,人死了就什么都赚不到了。
因此长远算来,建立专门收罪妇做工的工坊是很合算的。
“入教坊司做官伎和做工,是个正常人都该知道如何选。”上官静这样告诉陆尚书:“也不用怕她们偷懒,将每日产出指标订明白,若是嫌辛苦不愿意劳动改造,那就还是入教坊司。”
刑部大佬王尚书想了想,也觉得可行,毕竟每年自杀在刑部大狱的犯官家眷都不少,刑部那边也是头疼得很。
“可以。”陆尚书和王尚书两人头碰头地商量了一阵子,很快点了头:“我们先商议一下,拿个初步章程出来讨论。”
陈齐禹也很快知道了上官静的真正想法。太子妃的确没打算送任何陈家女眷入教坊司,只不过牵涉其中的女眷,彻底免罪也是不可能,代价还是要付的。
“太子妃说了,不要牵连甚广,”王尚书这样告诉陈齐禹:“你放心,若是真的对谋逆案不知情,刑部这边绝不会随意牵连她们,我们不会随随便便冤枉谁的。不过一切还得看过堂结果。”
陈齐禹点点头,对此并无意见。因为就连他自己都很清楚,至少祖母,不可能不知道祖父当初的打算。他其实也没太高期望,有罪伏法自是应该。???..coM
苏青云的想法也是一样,能将家里无辜被牵累的亲眷捞出来,已经不容易了,没太高的期待。
户部和刑部很快拿了个章程出来,准备在京中狱神庙旁,先建一家织坊做试点,若是可行,再进行推广。
上官静上朝时将户部和刑部的章程拿出来讨论,朝臣们并无太大异议。因为劳役章程并不是朝臣们的关注焦点,他们关心的,是科举改革方案。
由寒门出身的新任国子祭酒牵头,国子监联合太常寺与礼部负责学校贡举之法的相关官员共同商议改革方案十分详实,首先是在科举中加了弥封和誊录两道手续。
就是糊住姓名,然后再将试卷派人统一抄录,防止有人按字迹认人。
这两道防作弊手续,现代人上官静当然很熟悉,但在大周朝算是革新,这大大挤压了作弊操作空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考官徇情取舍。
改革方案还建议适度增加录取名额,以及取消推荐制度,另外还建议细分科举科目。
这改革方案一出,任凭谁都能看出,若是真按照这套方案执行,将大大增加寒门士子录取入仕的概率,而对于那些勋贵世家来说,这约等于寒门从他们手中挤占资源,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因此这份改革方案,在朝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以勋贵为首的朝臣们激烈反对。
而上官静也的确做到了她之前的承诺,她将这份改革方案拿出来,由签书枢密院事牵头,交由翰林院组织所有官员讨论完善,让那些勋贵出身的朝臣,有充分的机会畅所欲言。
只不过……有机会畅所欲言,也不代表有机会改变结果,几日之后,这份科举制度改革方案,还是变成了板上钉钉的政令,向全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