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纠结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对唐海波的感觉这么奇怪!
然而,罗毅根本就没等多久,立刻爽快地说:“可以!只要你愿意开厂,我就愿意支持!你算过吗?需要多少资金?”
唐海波立刻从随身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一支笔,他把笔记本翻开,向罗毅介绍起他的规划。李东海好奇地硬凑上去看他的本子,然后他彻底震惊了!这个家伙,居然早就把开厂的前前后后、每一个细节都在本子上反复修正、打磨,似乎在他的脑海里,早就已经有了这么一家厂,而且每一天,他都在这个本子上画出来的厂里来回穿梭,检查其中的点点滴滴。
李东海和罗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看看海波手上的小本子,完全没有任何话好反驳。罗毅说:“海波,看来你早就做好准备了,我真是挺佩服你的,当年我创业的时候,可没有想得这么清楚、更加没有做过这么充分的推理和模拟,你真是非常有方法!”
李东海最为讶异的是:“你这两三年一直在家具厂,怎么会对灯厂的管理这么熟呢?”
“李老板,我既然在灯厂工作过,就对那里的情况充分学习和掌握,现在我人虽然不在灯厂了,但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唐海波当然不能告诉李东海和罗毅,其实他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偷偷跑到当地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灯厂去打临工,时间长了,他有好几处固定接活的地方。那里的工头看他曾经有做灯的经验、现在是在做家具,又是个靠多劳多得给自己挣学费的苦孩子,根本没有戒心,啥都和他说。
唐海波从来没有认为靠自己赚学费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直到他发现这种同情来得特别容易、也带给了他无限便利,他就开始利用这种同情,获取他要的东西,比如对一家灯厂各个岗位的深入了解。
当然,这一切,他都不会和这两位老板说,他们不需要知道过程,只需要认可他呈现出来的结果-比如这个小本子。因为这个本子的纸张特别小,而唐海波为了节约用纸,字也写得特别小,让这一页页图文更加具有微雕般的用心和质感。如果谁看到这样的内容还能无动于衷,那肯定就不是个开厂的老板。
所以,罗毅斩钉截铁地说:“行,海波,就按照你的方案来!你控股,你原本说的你占百分之五十一股份,我就认为你现阶段应该要占百分之六十,给将来的股权稀释留点空间。余下的百分之四十,我来投!按你说的,百分之二十是债,意思是我们约好一个特点的期限和利息,保本保息,到时候你要连本带息还给我。还有百分之二十就是纯粹的股权投资,赢了算分红、亏了打水漂我也认了。”
“那你前百分之二十本息都拿到手了,还算股份吗?意思是你保本保息了,居然后面还有百分之二十股份?”李东海瞪大了眼睛。
“对,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个百分之二十除了到期还本付息,之后还计算股份。第二个百分之二十就是纯粹的股权投资、输赢都算我的。”
罗毅提出了这样的条件,唐海波能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