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事也不能同先生掰扯,不然先生要说她思想问题的。
先生那边:“不过,先生我倒是觉得,这边郡的地方,论经营之道,你脑子算是好使的。”
姜常喜吓得后退几步,先生夸她,还夸这么高,让人怕怕的,她怕自己摔下来,疼。
姜常喜:“先生,您有话还是直说的好,虽然是半个弟子,那也是您教导出来的,这样的套子,弟子不会钻的。”
先生笑呵呵的,还给女弟子亲手斟茶:“自谦了。你该自信一些。”
姜常喜更怕了,不怕先生骂她,损她,可真的怕先生捧她,感觉坑有点大:“弟子是有自知之明,边郡人杰多着呢,不说其他,我舅母在京城开的就是南北货行,边郡这边出产的,京城都有卖。弟子这点本事,不值一提。”
跟着:“弟子虽然没有怎么出去走动过,可也知道,边郡这边如同我齐家这样的人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哪家在京城没有点家底?”M..coM
先生:“也没有这么多,毕竟如齐家这样根深的人家不多,三五人家还是有的。到底少了些,边郡想要经济上去,靠这些不行。”
姜常喜瞪大眼睛:“先生您承认您给弟子下套了吧。”难道靠她就行了?这时候她不是半个弟子,不是女弟子了?先生可真是瞧得起她。姜常喜可没想过她能扛起来这样的负担。也不愿意负担。
先生那边还给自家女弟子画大饼呢:“你也可以当成先生给你布置的任务,毕竟你现在还没出师呢。”
为了男弟子,先生也满拼的,外面的人还没忽悠来呢,先把自家女弟子忽悠起来了。
姜常喜失笑,先生竟然连这话都能说出来:“先生,弟子记得,原来您不是这么说的。”
先生直接不承认了:“说过什么吗,岁数大了,不记得了。我那大弟子好歹是科考出身,朝廷都认可的学识,先生我说他出师了,没有问题。你呢,你是入仕了,还是中举了?”
没有入仕,没有中举,就不算是学问有成,就不算出师,人家先生那是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在教徒的。
姜常喜张口结舌的看着先生:“您怎么能说出来这样的话,弟子这辈子没有出师之日了。”
毕竟让她去科考的路都是不通的,学识如何不说,朝堂也不准许呀。
先生也知道,这要求高了,有些不讲道理:“总要有拿得出手的那么两件东西吧。比如边郡的经济。”
那是随便能拿得出手的吗,多少年了,那么多郡守都没能搞起来呢。姜常喜:“先生出师的标准是不是高了些。”
姜常喜跟着就说到:“先生,其实弟子愿意一直承欢膝下,孝顺先生您老人家到的。”她真不介意能不能出师,毕竟她也不过是半个弟子。出去也不能说出来先生的名头的。
惹祸不能报师承,这是先生自己说的,所以自己真不求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