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过二姑次儿后,大姑就说了户人家,出嫁了,由一少女变成了人家妇。
大姑嫁到的人家是黄海院子的三祖父做媒,家住三祖父一个村,属黄海院落的老江西湖南。大姑在三祖父家粜米时,被村上一户姓谭人家瞧中。几年过去,想必当初来粜米的小女孩长大成人。这不就请到三祖父去做媒。
此谭姓人并非别人,就是当初大姑买马钱子的药铺师傅的侄儿子。
大姑父生性老实,家中老大,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湖南老山区,家庭情况不甚好。大姑嫁过去不久,湖北前进开发大农场。大姑便带一家子去前进农场,离开了湖南老家。那时,前进农场是个比故河口更为荒蛮广阔的地方。大姑说,与其一家子在老家受苦受难,不如先出去闯一闯,或许新开发农场会有一片生机。
大姑没错,往后大姑就在前进农场安家,发家致富,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与大姑父生养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可谓儿孙满堂!
前进农场离故河口与湖南老家都远,那时没有车,步行得上一天半。大姑出嫁十年没回过娘家,也没回老家。一个人与大姑父在前进农场,无依无靠地打拼。在那里结识了前进市我称呼为大伯的陈德福!陈德福就是大姑一家人的福星。大姑在前进农场的那些年月,都得以这个同姓的大哥陈德福帮助!就如当初在故河口,祖母得以李歌满与秋景的支助一样!
后来情况好些了,大姑才回娘家,就此跟父亲特意提到陈德福,特意带着娘家的大弟弟去拜见这个大哥。父亲一辈子称陈德福为大哥,我等小字辈的称陈德福为大伯。大姑一辈子都不缺乏贵人。在娘家时秋景是贵人,出嫁后陈德福是贵人。从此往后,大姑回娘家的次数多起来。每次回来都带着神圣的使命,为娘家奉献自己的血汗与骨肉亲情。
大姑无论怎样的困难,却从未找娘家开口。前进农场早些年,大姑拖儿带女,开垦农田,挖掘鱼池,赤手空拳,打造她心想的家园。不曾得到娘家婆家的丝毫支助,也没对娘家婆家叫一声苦。在大姑心中,这比她童年的那个家,强十万八千里,有田耕作,有鱼池开挖,有果园栽种,就是最大的幸福人生,用不着叫苦。天下都是自己打下的,那有过不去的道与坎?
大姑在前进农场安顿后,还将大姑父留在老湖南的弟兄都迁到前进农场,安家,种地,开垦鱼池,过上了大农场安乐富裕的农家生活。大姑也是婆家人的主心骨。害得三祖父讨了三祖母几次骂!骂大姑忘恩负义没将他们也弄到前进农场的。那时分地入队都兴顶班。大姑嫁到了谭家是谭家人,怎好弄三祖父姓陈的人家去农场呢?
祖母是个重男轻女的妇人。大姑刚搬到农场时,找她要张床垫被过冬,冬天了,孩子们小,没有垫被,哪睡得暖和。可祖母硬是不给,说没有。祖母的垫被放在柜子里过冬也不给大姑。祖母开口就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有没有被子过冬是他谭家的事,关我啥事,找娘家要被子,亏她开得出口。
可二叔结婚,祖母却找大姑要八床被子,说什么大的必须支持小的,谁叫她是大姐?大姑为这八张被子卖掉了两亩地。祖母才叫大姑进门,否则就不让大姑进门。祖母对大姑何等苛刻,大姑却从不捡祖母的过,只心亲着爱着娘家,爱着娘家的每个人,也还尝到过点回娘家的欢乐。
祖母并非不爱大姑,是习惯使然。祖母极爱孙子,这个有目共睹,但至于是否很爱外甥,却有待商榷。因为外甥它姓,外家人,孙子才是纯正血统,传宗接代的人。这个陈旧的封建观点,祖母一辈子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