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女生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女生网 > 这土地里[1950] >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走走走!”

“我力气大的很,我能背80斤!”

大家的声音里充满了欢喜,脸上都带着笑,一下子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时代,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周围站着的明明都是陌生人,此时却感觉如此的亲切。

黄春花一下子想起了曾经在村子里的日子,想起了小时候,因为她们家没有儿子总是被其他人笑话,说是断了根本。

她从来都觉得不对,可她说不出来到底哪儿不对,每一天的日子都觉得难受,她又说不清楚到底哪儿难受。

如今,她站在这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女人站在一起,大家不需要说太多,过去的生活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那些年,她们被打断的脊背,跟着这个新世界一起长了出来。

一种陌生的情绪在血液里流淌,隐隐发烫沸腾。

胡寡妇侧过身,她从另外一个女人那里知道正在讲话的女人是香金镇妇女主任,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杀过日本鬼子,而这一次送粮是她号召了香金镇的妇女们。

胡寡妇抬起头,看向女人,只觉得对方无比伟岸,她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这个人,心里涌上了一种渴望,她想要跟在她身后做事。

平城里。

李老板带着年英和平安到了县城人民文化馆。

“文化馆也是刚建立起来,上面的意思是先把广播搞起来,咱们平城的宣传一定要抓紧,免得有一些人在里面浑水摸鱼,弄得大家心慌慌,无心生产。”

年英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混水摸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道:“我们能帮忙的肯定会尽力帮。”

“你们两个都是文化人,能够帮我们不少忙,我们找到了很多图纸,可是工人们看不懂,需要你们帮忙,现在的情况是只有一台五灯收音机,还有一架上海牌的扩音机,但是输出功率低,咱们整个城至少还需要200个喇叭,一方面这个输出功率带不起这么多喇叭,另一方面我们也找不到200个喇叭。”李老板叹了一口气。

现有的喇叭是上海生产的舌簧喇叭,仅有十只,这还是从外地商人那里买来的,本地并没有生产,价格非常高。

平安看了看她们的喇叭,道:“这个能给我研究一下吗?”

年英有些惊讶,平安这个也懂吗?

平安解释道:“不太懂,但是我们学校以前有关于无线广播设备的教科书,可以研究。”

年英和平安这个时候才走进了他们现在的工作间。

年英愣住了。

原本的旧货店被清空了,里面堆放着的是各种仪器,后面搭了一个雨棚。

年英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他们在用一个相机的裁纸刀切铝箔,另一边是两台……

年英认真地看了好几遍,才发现,这是两台脚踏的冲床,应该是做铆接用的。

年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破烂的冲床。

这里便是他们的工作间了?

李老板何尝不知道他们条件差,但现在的情况可没有给时间筹备。

平城之所以人心惶惶,是因为敌人散播谣言,动摇人心。

上面已经发现了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起广播站,必然能够把人民和新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老板又问道:“其实喇叭和扩音机我能够想办法解决,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线路问题。”

平安想了想,说道:“电话线路应该可以用,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给我们用。”

“啊?”李老板不太懂这些。

“现在的技术只能单向运输,如果借给我们用了,电话就打不出去了。”

“我去找邮政局协商。”李老板说着就往外走:“你们俩帮我监督一下这边的生产情况。”

年英看着他们这个设备条件,总觉得很难。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就只有一个扩音机,几个喇叭。

没有线路,没有话筒,没有收音机,没有足够的喇叭。

年英心里想着,几乎不可能完成。

大雨中运粮食太难了,狗儿山前面的部分还能够勉强允许牛马板车通过,到了山脚下,后面就全部需要人工了。

“咱们这一次的运输工作非常特殊,以前我们的粮食运输都是实行雨天灌包晴天发运原则,这一次情况非常紧急,”领头的人在吩咐大家:“十个人为一组,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

“咱们此去的路非常的险要,一切以人为主,不要抢路,不要单独行动,听从组长的指挥,大家一定要做到前后照顾,同去同归!”

因为胡寡妇本身就是粮食工作者,又对这边的路很熟悉,于是她便是她们这个小组的组长,她认真地听着所有的要求,生怕错过了一点。

很快,众人便背着粮食上路了。

起初是爬山,山里反而比外面的路好走一些,因为没有那么多泥土,也就不容易滑倒。

黄春花还在说:“这点路也不算危险。”

胡寡妇抬起头,道:“困难的是后面那段路。”

那是狗儿山临近山顶的位置,听说是古时候的人逃避战争,一点一点的凿出了一条路。

当年,她背着女儿从这里过的时候,差点就摔下去。

曾经以为她永远不会再回来这里了。

而现在,胡寡妇看到了前面的路。

她愣了一下,曾经那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护栏的地方,现在居然有铁索了。

“香金镇的铁匠们之前听说咱们要走这条路运输粮食,他们提前过来在这边打了铁索。”前面知道情况的人说道。

胡寡妇看着那铁索,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年英这几天待在这里,她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曾经她以为她坐了那么远的马车去找平安,这就算吃苦耐劳了。

而现在,他们在一个雨棚里,白天在雨棚里干活,晚上去弄土胚盖厂房。

本来想说让他们搬到他们的工厂去,但李老板拒绝了。

大部分设备都是去借的,西南工业部借了好几台实验桌,而几乎所有的活都是靠手工,稍不注意就鲜血淋漓。

年英跟在后面帮忙,她也是真的佩服,平安和另外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尝试溶解酒石,然后固定成晶片做成喇叭。

几个人没日没夜地弄,很快就做出来了。

“现在就看线路问题了。”平安脸上带着笑。

而此时,李老板跑了进来。

“大好事!”李老板说道,“文化馆的同志帮我们和邮电局说好了,我们可以用电话线路!不仅如此,邮电局还会派人过来帮我们安装喇叭!”

这也太好了吧!

李老板说着拿出了一张纸,开始画了起来:“邮电局那边在城里有5对电话线路,一共28杆,老城那边有一条,瓷口有两条,十字街的位置有三条,之前因为战争的原因毁掉了两条,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重新架设起来,我们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广播时间。”

李老板把单线运输问题说了,邮电局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是让他们每天只能定点播一个小时。

“你们在这里等着。”

年英和平安愣了一下,都没有说已经没有粮食了的事情。

两个人把之前她们买的米都背了过来,大家也得吃饭。

这边的工人每天太辛苦了,每天一大早就得扛着木杆出去搭线路。

因为工人太少了,李老板,年英和平安也跟着一起扛木杆。

三个人在搭城南的十字街时,遇到了一点麻烦。

这里正是张老板的粮行所在地。

排了长长的队伍买粮食。

张老板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了三个人,立马就走了过来。

“老李,你这是在干什么?”他出来的时候,身边还跟了两个伙计给他打伞。

李老板这边,三个人都在雨中,李老板全身湿透了,头发都贴着额头,眯着眼睛,人还得堵着木杆,狼狈不已。

年英知道这两个人的恩怨,只觉得李老板此刻太尴尬了。

结果没有想到,李老板依旧乐呵呵的,语气里都是喜悦,说道:“文化馆决定要建广播站,我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承包了这个任务,等过两天张老板这里就能够收听天下事了。”

他也没有跟人生气,语气很是平和,张老板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了,也不好拒绝他们就在这里搭线路。

他看了看这三个门外汉,道:“那我就等着在这里收听天下事。”

很明显他是不相信他们能够把广播站办出来的。

另一边,胡寡妇一行人已经穿越了狗儿山。

平城出现在眼前时,胡寡妇觉得吃惊不已,怎么会这么快就到了?

他们以前逃难的时候经过平城,那个时候她比现在年轻,可那个时候,从平城穿过狗儿山这一片的路,她们好像走了一辈子那么长。

而现在,不知不觉地,她们背着东西,又回到了平城。

曾经,她们为了逃难,从这里背着大包小包离开了。

而现在,她们背着粮食,又回来了。

从雨中出现第一个身影开始,有人问:“你们挑的什么?”

“粮食。”

“怎么可能?你们从哪儿来的?”

“香金镇。”

“那边不是桥塌了吗?”

“我们是从良平方向过来的。”

后面的人也陆陆续续跟了上来,她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有的肩挑着两袋粮食,有的背着粮食。

看不清楚她们的脸,可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震撼了所有人的眼睛。

没有人不知道狗儿山那边是什么情况,而这些人,就挑着这么重的粮食,下雨天从那边过来了。

“运输队来了!”有人愣了一下,大声喊道,“运输队真的来了!”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起初人们不相信,怎么可能?

道路两边陆陆续续有人出来了,他们看到了,看到了长长的队伍开始进城。

她们每一步都那么坚定,那么沉重,像是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个世界。

她们一步一步地走在街道上,走进了人们的眼中。

而此时,路边平平无奇的大喇叭里传来了一阵声音。

——“大家好,这里是平城广播站,我是今天的播音员年英。”

广播站内,年英正在上面讲话。

李老板拉了拉平安,示意她出去说话。

“平安,她们说运输队来了,你快去看看来了多少人!”

“这下子好了,到时候咱们广播站再一播。”

平安拿了一把伞,奔向了县城的入口方向。

平安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母亲,大雨中,她正在跟粮站的人对接,脸上都是笑。

胡寡妇也看到了她,赶紧走了过来,说道:“我正要去找你,这一次出来我们有任务不能跟你说太久。”

她怜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同时身上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光彩。

平安本来想问问她在粮仓过得好不好,现在看到她的眼睛,她就知道了答案。

“没有给你带吃的,你拿着钱,自己买吃的,别饿着了。”胡寡妇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袋子放在了平安手里。

平安摇了摇头:“我现在用不上钱,你自己拿着。”

“你在城里,哪有不用钱的地方,城里又不像我们乡下,饿了就出去挖野菜吃也不会饿死,没有钱的话,城里都没有地方找吃的。”胡寡妇整个人好像强硬了很多,把钱塞给了女儿,“你不要耽搁我时间,我马上又要回去了。”

她往回走了两步,又想起了什么,又回过头。

平安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母亲,她此刻有点像小孩子,带着不好意思,又有点想炫耀。

“在同林镇的时候,他们给我们拍了照片,我都说我不拍,他们还是拉着我拍了。”

胡寡妇把照片拿了出来,递给了平安,说道:“我旁边这个是黄春花,是咱们镇的,我记得你们小时候还一起玩过的。”

平安接了过来。

母亲脸有些红,似乎在为自己这个行为感到害臊:“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他们这些年轻人一样拍照,拍出来也不好看,还是你拿着吧。”

平安笑着接了过来,忍不住说道:“好看。拍得很好看,我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看。”

“唐妈——”那边的人在喊。

“我要走了,他们在喊我,我们要一起回去了。”

“妈——”

“安安乖,妈不去不行,她们不知道回去的路 。”胡寡妇有些不舍地抱了抱平安,说到大家需要她的时候,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

平安送她出去,看着她走进人群中,其他几个人正在跟她说话,似乎说了什么,母亲跟着笑了起来。

那一瞬间,母亲的背直了,整个人像小姑娘跟家里人交代了事情,然后又回到了朋友中间一样开心。

平安突然鼻子有点酸,此刻,她和母亲的位置倒了过来。

曾经,母亲就是这样目送她离开家去学堂,离开小镇来城里,不断地送她离开,她每次回过头,母亲像一座孤岛被她留在原地,望着她却无法带着母亲一起向前。

她那个时候最希望的是母亲能够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但母亲和镇上其他女人也不怎么亲近,她的世界好像就只有她这个女儿。

而现在,她的母亲那么开心地跑到了其他同志身边,她有点骄傲地说,大家需要她,因为她们不怎么认识路,她会有点像小朋友一样,有点炫耀地展示自己的照片。

她有了新的人生了。

平安低下头,照片上,母亲脸上依旧带着笑,望着镜头的方向,她站在一群人中,不再孤单。

平安摸了摸照片上母亲的地方,她知道的,知道自己的母亲很好,她善良勤劳,只要这个世界愿意看看她,就会知道她有多好。

另一边,年英收到了消息,让她插播一天今日新闻。

“运输队进城了。”

她觉得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完成了。

她走到了窗户旁,大雨中,是背着粮食络绎不绝的人。

没有一个人觉得粮食能送进来。

可是他们就是做到了。

“有好消息!快点播出去!”李老板拿了一份电报过来。

路边的大喇叭里传来了一个喜悦的声音——

“现在再插播一条最新消息,川粮到了上海了,粮老虎们已经被抓了。”

广播站里,年英抬起头,就看到李老板举着一个牌子,像个小孩子一样蹦了起来,示意她看牌子。

年英忍不住笑了一下,然后铿锵有力地补充道:“新中国对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情绝不姑息!”

李老板又弯下腰再写了一句,高高地举了起来,他想要所有人都看到这句话。

年英继续念道:“与人民作对的人终将会走向灭亡!”

物价要稳定下来了。

这一天晚上,年英找到了平安。

年英眼里燃起了新的光,她拉着平安的手轻轻颤抖。

“平安,如果我说我不想宣布工厂倒闭,你会支持我吗?”

平安回过头,看向她,似乎在等她继续说下去。

“所有人都在努力,没有人容易,这些粮食是靠人工运进来的,大雨毁了路,车子进不来,他们说是个奇迹。”

“上海的粮价也稳定了下来,没有人看好这一切,也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切,可是这一切依旧发生了。”

她的心脏因为这个新世界不断创造的奇迹而颤抖。

“他们创造的这个奇迹也能够把物价压下来,到时候咱们的机械厂也有可能奇迹般地活过来。”

“你愿意和我一起吗?可能我们的日子会苦一点,但我可以保证,我绝对不会辜负你,你所有的意见我都会慎重考虑,一旦厂子缓过来,我会给你开一个单独的部门,让你专心做研究。”年英越说越激动。

平安看着她,突然笑了。

“我没有准备离开,我知道你会想明白。”

年英有些惊讶,看向她,似乎在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怎么选择,为什么你能肯定?

“因为这个新世界值得。”

大雨中,平城的人打着伞,端着热水,还有人拿着干粮,迎接背着挑着粮食进来的人们。

这些人顶着大雨,翻过大山,她们弯着腰,弓着背,一步一步地背来了稳定人心的希望。

道路两边,所有人都在欢呼,只有米行张老板铁青着脸,看着这堪称奇迹的一幕。

此时,广播正在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那激昂的旋律,提醒着人们这个新世界是无数人用血肉顶着炮火建立起来的。

这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新世界,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人为她流血牺牲,换来了她的自由,换来了她不用再跪着的尊严。

此刻,无数人在拼命让她强大起来。

只要走出去看一眼,看看那些为了这个新世界拼尽全力的人,看看她们脸上的汗水,看看她们望过来的笑容,没有人会选择放弃。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修了一个多月,到后面这几天,感觉自己做梦都在修文,接下来的几章会快一些了。

注:运输相关的知识来自于1955年《粮食运输》中南粮食局编著

广播站相关的知识来自于《鄞县文化广播志》《仙居广播电视志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