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用那粗糙长满老茧的手指捻灭了最后的一点火星沫子,然后站起身,走回房间,把手伸进柜子里面,摸索了一阵。
巧珍眼睛轻轻朝李山瞄了一下,会心一笑,她知道,他又准备开始数钱了。
李山从柜子里摸了一个铁盒子,然后,坐在巧珍的旁边,把盒子放在自己的大腿面上,抬头看了一眼巧珍,嘻嘻地笑了一下。
巧珍停下了穿线的动作,微笑着一起盯着铁盒子。
李山轻轻地打开盒盖,里面用一块花布包方方正正地包裹着鼓鼓的东西。李山把那方方正正的花布小包裹拿起来,轻轻地一层一层地打开,里面露出了一沓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钱,大张的在最下面,中大的在中间,小张的放最上面,而在最上面的地方,还有一些硬币。
李山从裤兜了摸出了一小沓卷起来的钱,神气地把它们放到一起。
两个人沉默地很默契地对视一会儿,只是微笑,仿佛想说的都在这钱堆里。
李山把钱拿起来,右手指伸进嘴巴沾了沾唾沫,然后把钱拿起来一张一张地数。巧珍专心地看着钱从李山的右手,落在桌面上,她的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仿佛怕漏掉了其中的一张。
“一千三十五块六毛七分!”李山高兴地说道。
巧珍望着眼前的巨款,心里美滋滋地。
李山脑子里开始飞快的运转,瓦片,木头,床等等,这些东西的花销需要多少。李山用他那超强的计算能力,一下子把这一千多块钱扣除得一干而净。
“明天,我就跟大家伙说一下,帮忙垒砖块,我们可以盖大瓦房啦!”李山激动地对巧珍说道。
“太好了!”巧珍的眼睛里瞬间蓄满了幸福喜悦的光芒,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很久。
如今的人们结婚,首先考虑的就是买房买车。这些硬件的需求,仿佛成了组建一个家庭的刚需,也是衡量两个人是否合适结婚的桥梁,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结婚就可以买车买房,有些经济拮据的夫妻,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有自己房,也没有自己车。
李山分家的时候,就得了一间小瓦房,其实就是从原来的家里分得了两个小房间,然后李山再用茅草跨建了一间茅草房,这样的组建就相当于现在的跟公公婆婆住一个屋,但是分开做饭分开开销分开经营一样。一家九口人,就挤在了这狭小的瓦房里,孩子小的时候,全部睡到一块,勉强可行,但是孩子长大了,这样的空间就开始容纳不下他们渐长的身躯,更为重要的是,李山和敲巧珍想到的是,等儿子结婚,肯定要布置一间婚房,那么如今的房子是不允许的,所以,他们一直在攒钱,攒钱盖一建大瓦房。这种攒钱的行为,跟当今的很多父母很像,劳苦一辈子就是想攒钱给儿子结婚买房。
后来,李山做小生意赚得了一些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那个时候的自行车,相当于现在小车的配置,一般人出门都是走路,难怪现在的人称“代步车”,其实就是替代了用脚步行。有了自行车之后,不但去地方方便,而且农忙的时候,还可以车载沉重的农作物,一举两得。
钱攒够了,李山就开始奔走相告,告诉亲朋好友,他准备盖房子了等等事宜,希望大家有空的都过来搭把手。那个时候的盖房子,都是依靠亲朋好友帮忙出劳力,大家也都很热情帮忙,充分体现了邻里相亲一家人的亲切,浓郁的人情味。
过几天,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一大帮人挽起裤脚,男人光着膀子,女人把袖子卷得高高的,都在一块空地上忙得热火朝天。